bsp; 双方又争辩起来,
商鞅再次孟轲这个将老朽的后生,摁在地上打。
庄周在旁边悄咪咪的做记录,觉得这场景着实应该列为《杂说》名篇。
而他们所争辩的主题,便是“人性”——
秦国的天命定下后,
很多死鬼都在阴间谈论以后人间的情况。
毕竟阴间是阳世的倒影,活人心思百转,是会对死鬼的生活产生影响的。
谁也不敢保证,
新社会的出现,新习俗的形成,不会波及到自己,让自己跟其他死鬼一样,迎来“阴寿”的尽头。
而学者之间,
大多不关注自己的能否继续存在。
他们更加重视新社会的规则,希望可以从中推测出,新天地的面貌。
可制定规则的,永远是人。
人性是不可捉摸的。
虽然商鞅一再强调,一统天下之后,改变法度是可以,但他本质上,还是习惯“以法治国”。
他说:“法度的好处,已经得到了彰显,以后即便革新,也只要去掉严苛的制度,保留有利于治理的部分,然后人人遵守就好了。”
“而且,天底下的愚人太多了,没有法度的约束和引导,他们哪里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