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1章 三角烙印(3 / 5)

盆洗手了,偶尔做点\"小买卖\"。”

“小买卖指什么?”

“不清楚,他神神秘秘的。”王二麻子的声音压得更低了,“我们总共就见过五次,都在城西的废弃农药厂碰头。他教我刻标记的时候,说这三角形有讲究,是\"圈子里\"的护身符,能保平安。现在想来……他是不是早就知道会出事?”

杨震在本子上记下\"老刀\"的特征和碰头地点:“最后一次见他是什么时候?”

“去年七月,我被抓前一个月。”王二麻子的肩膀垮了下去,“他说要去做笔\"大生意\",以后可能见不着了……现在想来,他说的大生意,不会就是……”

后面的话淹没在他的哽咽里,但那未尽之意像铅块一样沉在空气里。

离开监狱时,暮色已经浸透了天空。车窗外的路灯次第亮起,昏黄的光晕在柏油路上拉出长长的影子。杨震握着方向盘,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仪表盘的蓝光映在他紧绷的下颌线上。

“左手虎口刀疤,声音沙哑,四十多岁。”季洁翻着笔录本,纸张的边缘被手指捻得起了毛,“这个特征得立刻发全市协查。城西那个废弃农药厂,明天一早我带技术科过去。”

“不止。”杨震的声音从齿缝里挤出来,“郭铭是化工厂仓库管理员,老刀可能涉及化学品交易,这三角形标记,说不定就是他们这个\"圈子\"的通行证。去年的盗窃案,恐怕只是冰山一角,现在浮出来的,才是最危险的东西。”

车刚驶入警局大院,孟佳的电话就打了进来,听筒里传来她抑制不住兴奋的声音:“杨队,重大发现!郭铭在宏业化工是剧毒化学品仓库管理员,负责氰化物、砷化物的出入库登记。半年前他离职,是因为厂里少了一批500克的氰化钾,虽然没直接证据证明是他监守自盗,但他三天后就主动辞了职,还立刻搬去了邻市。还有,技术科的三维比对结果出来了,两个三角形刻痕,用的都是特制的十字螺丝刀,施力角度偏差不超过3度,很可能出自同一人之手!”

挂了电话,车厢里静得能听见彼此的呼吸声。那些散落的线索,像是被一根无形的线串了起来,终于显露出完整的轮廓。

“郭铭监守自盗,偷了氰化钾卖给老刀。”季洁望着窗外亮起的警灯,缓缓开口,“后来要么是分赃不均,要么是他知道了老刀的秘密,被灭口了。仓库里的刻痕,是老刀留下的标记,既是在向同伙示威,也是在传递某种信号。”

杨震推开车门,冷风吹起他的衣角:“通知所有人,明早八点开案情分析会。城西废弃农药厂的勘查要连夜安排,另外,查郭铭的银行流水,尤其是离职后的大额转账,还有他的通话记录,重点筛符合老刀特征的联系人。”

深夜的六组办公室,灯光亮得像不落的太阳。杨震将新打印出来的郭铭银行流水铺在桌面上,红色的支出项在白纸上格外刺眼——离职后的第三个月,他的账户里多了一笔二十万的匿名转账,而这笔钱在一周后,又转到了一个陌生的农村信用社账户。

“这个账户户主叫李建国,清河县石岗村人。”季洁调出户籍信息,屏幕上出现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农照片,“但半年前就去世了,账户早就该注销了。”

“障眼法。”杨震指尖点在转账记录上,“老刀够谨慎的。”

这时,丁箭抱着一摞卷宗冲了进来,眼睛里布满血丝:“杨哥,季姐,查到老刀的踪迹了!城西废弃农药厂的监控虽然坏了,但附近路口的治安摄像头拍到过一个可疑男子,身高、体型都符合王二麻子的描述,左手虎口确实有疤,上个月十五号晚上十点,他在农药厂门口徘徊了足足半小时。”

“上个月十五号?”杨震猛地抬头,“正好是郭铭被发现死亡的前一周。”

他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马克笔在上面画了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