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间的避风亭,吹来一阵热风,郁热中捎带着湖水的清凉。
亭围环着蓊郁的树木,枝条散漫开,在亭中投下一片绿影。风过时,树叶翻腾,簌簌作响。
亭中两男子,一站一立。
立着的那人手背在身后,二十多岁的模样。
一身珊瑚赫圆领袍,领缘露出半指宽素白里衣,腰间束玄色革带,悬羊脂玉镂空香球,挎着一把小银刀,足踏乌皮长靴,鞋头略翘绣如意暗纹。
男子将刚才的一幕看在眼里,轻笑出声:“咱们府里几时进来这么个妙人儿,哪里是在劝架,分明是在拱火,完了嘴里还念罪过,有些意趣。”
年轻男子回过身,看向桌边坐着的另一人,说道:“大哥怎的不言语。”
这桌边坐着之人正是陆家大爷,陆铭章,而说话之人看起来比他年轻几岁,是陆家三爷,陆铭川。
只见陆铭章双目端凝,指尖拈着一个清水色宽口盏。
那茶盏线条干净利落,无一丝冗余,通体釉色是一种温润的影青,光泽内蕴。
桌边双层雕镂的梨花木匣中睡着三个同样式的宽口盏。
正当陆铭川以为他大哥不会开口时,陆铭章的目光从青盏上移开,放远了一点,不知想到什么,启口道:“按辈分,她该叫你一声叔父。”
陆铭川一噎,问道:“亲戚?”语调中似有遗憾。
“谢家的表亲。”陆铭章说道。
陆铭川想了半天,才对应上这谢家是哪家,然后无心地笑了笑。
“这次给大哥带的茶器,哥哥可还满意?”
陆铭章将手里的盏放下:“品相不错。”
陆铭川坐到对面,想得自家兄长两句好话,谁知他说道:“这次调你回来,若是再闯祸,便从府里出去,自立门户。”
陆铭川知道兄长的话语虽温,可话里的意思并不温和,从他嘴里出来的话从不虚言废语。
他想要自辩,终是没有开口,毕竟当年年轻气盛,牵扯到人命。
他原任职于太常寺,后失手打死了人,遭到贬谪,不得不离京做了两年地方官,就这还是大哥保着他,否则要受牢狱之灾。
起因要追溯到两年前。
那年,他同一众友人正在楼子里喝酒,跟前叫了几个唱曲儿的。
“廷之,陆相乃你兄长,怎的你还只在太常寺游闲?空有一身好拳脚,你这品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