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轮值户那晚没开门
初八的晨雾裹着露水漫进冷灶堂时,沈星河正蹲在门槛上擦那口老铜锅。
林夏端着陶碗过来,碗里浮着两颗青杏,是她今早从院角老树上摘的:&0t;赵叔家该备的艾草香我昨儿就送了,灶膛里的火种也留得旺。
&0t;
他接过青杏,指尖触到碗底还带着的晨凉。
这是冷灶日的规矩——轮值户要提前一天备足引火的艾草,留半把晒在檐下,等天亮时揉碎了撒进灶膛,说是能让火头更顺。
赵师傅家的艾草香他闻过三年,总带着点晒干的陈皮味,和别人家的清苦不同。
&0t;阿星哥,该贴轮值表了。
&0t;周小海家的小闺女攥着浆糊罐跑过来,辫上沾着片梧桐叶。
沈星河接过她手里的红纸,上面&0t;赵永年&0t;三个字是他亲手写的,墨迹早干透了,边沿却被小姑娘的手指蹭得毛。
日头爬到树梢时,各家的竹篮陆陆续续往赵师傅家院门口堆。
周小海媳妇提来半只酱鸭,说赵叔爱吃带皮的;吴伯抱来坛自酿的桂花蜜,非要用粗瓷碗装,说玻璃杯隔了温度;连总说&0t;灶火是老古董&0t;的小年轻们,也捧着保温桶来了——里面是刚出锅的鲜肉包,还冒着热气。
掌灯时分的暮色像浸了水的蓝布,赵师傅家的门扉却始终闭着。
吴伯的铜烟杆敲在木门上,&0t;咚咚&0t;声惊飞了檐下的麻雀:&0t;老赵头?
该生灶火了!
&0t;他连敲五下,指节都红了,门里却半点动静没有。
林夏凑到窗前往里瞧,玻璃蒙着层灰,只看得见八仙桌上的搪瓷缸歪在一边,缸沿结着圈茶渍。
&0t;莫不是忘了?&0t;吴伯缩回手,烟杆在鞋底蹭了蹭,&0t;上回老李家记错日子,还是我拎着艾草去敲的门。
&0t;
林夏的眉峰皱成道小丘。
她记得赵师傅去年腊月替她修过灶膛,说&0t;冷灶日就像节气,错一天,灶王爷都要替你急&0t;。
他晒咸菜按农历,腌酸菜看日头,连给孙子织的毛衣针数都要对着黄历数,怎会连自家轮值都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