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明天就给你们挖,记得教我们嫁接!”
破庙的石桌上堆着栗子、花生、野枣,楚怀瑾编的竹篮里装满了桂花,甜香混着笑声,把“谈判的严肃”彻底泡成了“秋收茶话会”的温馨。连晚风吹过,都带着枣粥的甜,仿佛在说:输赢哪有暖胃的粥重要?
打仗的四日更像“秋日赶集”:秦军攻城时专挑晴天,士兵们扛着梯子走到城下,梯子上还挂着装枣子的布袋,把昨天没扔完的枣子(代替石头)往上扔,喊着“接甜枣!不谢!”,然后就坐在桂花树下剥栗子,壳扔了一地像铺了层碎玉;联军在城头摆了晒谷的竹匾,金黄的谷子在阳光下闪着光,见秦军来了就扔两颗烤红薯,喊:“今天风大,谷子晒不干,早点收队帮我们翻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17章杭开秋暖:循环反复,桂香与稻熟(第2/2页)
秦军还真扛着木耙来“攻城”,边帮着翻谷边讨价还价:“翻完谷,栗子分我们一半!”最“激烈”的一次冲突,是为了抢晒谷场的最佳位置——那片地日照最长,谷子干得最快。
双方各搬了十张竹匾占地方,秦军摆左边,联军放右边,谁也不肯让。结果太阳慢慢偏西,好位置空了出来,双方愣了愣,忽然都笑了,一起挪竹匾追着阳光跑,最后并排坐着晒谷子,边翻谷边聊“今年收成”,连架都忘了吵。
秋风卷着桂花香飘过晒谷场,把“打仗”的紧张吹成了“秋收协作”的热闹。楚凡在城头看着这一幕,笑着对楚怀瑾说:“再这么打下去,明年该合伙开个粮铺了。”楚怀瑾啃着野枣点头:“就叫‘秦楚共粮仓’,保准火!”
叶嬴烈和楚凡的“主帅范儿”早成了笑话。叶嬴烈在营里教士兵用栗子炖鸡,楚凡在城头指导大家酿桂花酒;秦军的羊群下了小羊羔,叶嬴烈特意让人牵到联军营地“散步”,让楚凡给小羊羔系个红绳;联军的桂花酒酿好了,楚凡派楚吞岳送了一坛过去,附纸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