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等你们送,省得总惦记。”
秦军代表正往嘴里塞栗子,闻言差点噎着,拍着大腿道:“匀!别说几棵,十棵都成!但得用你们的稻种换,去年吃的白米饭,米粒又圆又香,士兵们念叨到现在,说比西南的糙米强十倍!”
楚凡挑眉:“十棵?你们去年借我们的玉米种才给了三斤,这账得算清楚——加两斤稻种,换五棵苗,少一棵都不行!”
秦军代表急了,从怀里掏出个布包:“这里有半斤炒栗子,算添头!稻种得多给点,不然不够育苗!”楚凡接过栗子尝了颗,笑:“成交!但栗子苗得选结果多的,要是明年结不出果子,我可去你家地里摘!”
两人边剥花生边敲定细节,花生壳堆了一小堆,把“谈判”聊成了“秋收赶集”,连风声都带着花生的香。
楚怀瑾蹲在旁边编竹篮,竹条上沾着金桂,他挥着半成的篮子插嘴:“别吵了,账本上的字都快被桂花腌入味了!下午去后山摘野枣,谁摘的甜谁说了算!输的负责煮粥,还得放自家的栗子!”
双方代表一听来了劲,秋收清单一推就往后山跑,连鞋上沾的泥都顾不上擦。
后山的野枣红得发亮,秦军代表爬树摘高处的,联军代表在树下捡掉落的,边摘边较劲:“我这颗比你大!”“我这颗更红!”野枣摘了半筐,却为“生吃更甜”还是“煮粥更糯”吵到太阳西斜,秦军说“生吃脆甜”,联军坚持“煮粥更暖”,最后楚怀瑾提议:“都试试不就知道了?”
大家干脆在破庙旁架起锅,秦军从怀里掏出栗子丢进去,联军撒上刚捡的桂花,咕嘟咕嘟煮起枣粥。
粥香飘满破庙,双方代表捧着碗蹲在瓦砾堆上,你舀一勺我的,我尝一勺你的,最后异口同声:“加了桂花的更甜!”秦军代表抹嘴:“粮仓借你们三个月,稻种记得多送点!”联军代表点头:“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