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墨辰在西境推行的“匠人工坊自治”——百姓推举坊主,自行制定器械修缮规则,甚至连屯田纠纷,都先由坊内耆老调解。这分明是在朝堂之外,织了一张“民心之网”,虽散落在西境各地,却比任何官署都更贴近土地。
“明日早朝,”女帝将黑账推到墨辰面前,“你替朕宣旨:西境六城,永免三年盐碱地赋税;匠人工坊改制为‘西境民生院’,直属朝廷,由你兼领院使。”
她顿了顿,指尖敲了敲虎娃的“丰收图”,“至于陆承钧……让他去西境看看吧,看看他口中的‘泥腿子’,如何用铁锹和齿轮,把荒土变成粮仓。”
次日清晨,墨辰站在皇城城头,看着陆承钧的马车驶出城门——车帘缝隙里,露出他震惊的脸。
昨夜,当墨辰将百姓们的“分粮账”摔在朝堂上时,满朝文武都看见了那些歪歪扭扭的字迹:“虎娃家领米五升,娘说留两升做种子”
“老铁匠捐出三斤铁,换得工坊学徒名额”。这些被文官视为“粗鄙”的记录,却比任何华丽奏疏都更有分量。
“大人,”飞骑统领忽然递来个布包,“是西境百姓托人捎来的,说让您尝尝新晒的柳芽茶。”
墨辰拆开布包,淡绿色的柳芽散发出清苦的香——那是烬云郡的百姓用新栽的柳枝晒的,据说能解春燥。他捏了撮柳芽放进茶盏,看着热水冲开叶片,忽然想起老铁匠在信里写的话:“大人,如今俺们知道了,这世上没有救苦救难的神仙,只有带着咱们一起拼命的人。”
皇城的晨钟响起时,西境的工坊里已传来齿轮转动声。虎娃踮着脚往滤水器里添竹炭,忽然看见远处有马队驶来,旗幡上的“民”字被春风吹得猎猎作响——那是新成立的“民生院”巡察队,领头的正是当初教他插柳的边军大哥。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