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松软,这是商洛没吃过的。因为鹿肉是典型的低脂肉,脂肪不只比猪肉更少,甚至比牛肉更少。鹿肉中很少有肌间脂,如果处理方法不当的话那吃起来很容易变成味同嚼蜡的样子,又干又柴。
为了保证肉质的细嫩,一般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商洛吃过,就是爆炒、火炙之类的快速烹饪,用猛火减少烹饪时间。这样做出来的鹿肉可以做到相当细嫩的地步,
但罗马人并不喜欢直接火烤,罗马人喜欢吃水煮的,而且会炖煮
第二种,就是面前这种了。
商洛不知道是怎么的,但这巨大一块的鹿肉,在从里到外都炖透了的情况下竟然能够和羊肉一样细腻,而且入口即化。鹿肉特有的风味也得以保存。这确实是个奇妙的口感。
“这是怎么做的?”
“熟成。这是熟成之后的鹿肉,熟成21天了。具体来说的话,这鹿肉已经被自身的酶分解过了一遍,所以肉质变得更加软糯,也更适合炖煮的烹饪需求。不过熟成的损耗还是挺大的。”
凯索镇长用的是干式熟成,也就是把肉挂在温度和湿度适宜的地方,使其进行可控的发酵。在发酵的过程中,利用肉类自身的酶让肉的肉质发生变化,继而产生比鲜肉更独特的口感和更浓郁的风味。
不过熟成是有损耗的。只要挂在那里,可想而知,肉为不断的变干,外层干掉的肉上可能还会积累一些不可食用的物质,使用的时候必须切掉才能吃。
这就是熟成时的损耗。一般而言,肉越是方正,体型越大,熟成的损耗就越是可控。
比如,如果一块肉有没切开的一整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