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叠甲(2 / 8)

的力量,在动员系统还没有响应过来之前就席卷一个国家。但人对马的了解毕竟还是太少了,人连自己是什么都无法了解,又怎么能够跨越表面的现象去探究马的真相。

    最终让人类战争获得革命性的变革的,还是火药。一斤硝、二两硫、三两木炭,构成一硝二硫三木炭的黄金工业比例——硝酸钾75%、硫磺10%、木炭15%。

    而火药,则让战争获得了极大的确定性。因为人类头一次,可以完全依赖体能之外的化学能,来终结一场战争。而只要化学能并非马匹,化学能在单位面积下几乎可以无限迭加,而战争的本质也可以视作两股能量的对冲。只要朝廷积攒出远远超出对方的化学能,就可以直接将敌人蒸发殆尽。

    这便是战车了。战车战术的目的,就是将“步兵炮”这一类武器,尽可能地送到距离敌人更近的位置,然后在火枪的射程上用霰弹横扫阵列。

    壬辰倭乱时,进入朝鲜平定倭寇的军队约莫有4万人,带了大小火炮2093门,每20人就配备一门炮——其中388门是大将军炮、灭虏炮这样的中大型火炮,其余的便是直接配属到步兵中,可以跟随步兵一齐推进的轻炮。

    天兵入朝时,朝鲜军正被杀得丢盔弃甲,朝鲜王一路往鸭绿江狂奔。就算天兵已经打到了平壤,朝鲜王李昖依旧惊慌不已。他问来回报的朝鲜军官,问天兵到底打得怎么样。来回报的兵曹判书李德馨手舞足蹈地比划着说,天兵的大炮“俄而花光烛天,山崩地裂,山原震荡,不可状言。犯之无不焦烂。”。

    这一战术还有可以选配的虎蹲炮,虎蹲炮每20到30人就可以带上一门,而且不占编制,搬到阵前可以直接由队长和副队长来布设。因为全部采用引线来发射,所以一个人就能管理数门火炮的击发。

    壬辰倭乱中五花八门的火炮型号,也在日后被整合到了以虎蹲炮、将军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