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应天的朱先烯通过天空中的俯瞰视角,见到了两个龟壳从迷雾现身。
“我就知道会这样”他喝了口茶,“我们的人,遇事不决就开始迭火力、机动、防御,全部迭在一起就是战车了。”
明军的基本战术原则从很久以前就没有变动过——近距离接触会产生太多的意外,只有火力才是值得信任的。因为远程火力也可以把战争变成简单的数学。
如果把战争的胜负寄希望于一场刺刀冲锋,那么就需要煽动情绪、在风云变幻的战场上调遣队伍达到指定的位置,然后指望对方先在刺刀的冲击下动摇。
但火力则要简单地多,因为战争的本质就是能量的投送。接触战所能发挥的也只有三顿饭的能量而已,人虽然有高矮胖瘦,吃的东西却也都差不多。王师就算吃山珍海味,到底也还是两个眼睛一张嘴,想要在接触战里打倒敌人还是得用刀枪剑戟,依旧得用双手中有限的力量来投射源自肉体的能量。
弓弩的力量要略好些,他将军备制造的后勤力量融入了战力之中。做功精良的弓弩只需要撒放一次,就可以带走一具久经战火考验的肉体。但根据能量守恒的基本原则,弓弩所发挥的力量也不会超过人的肉体,他只是改变了释放力量的方式。
蒙古人的马队在能量的运用上开创了一个新的维度——马是一种可以被大规模投入战争的牲畜。它消化食物的效率比人类更高,也就能够更有效地摄取、储存,并且释放能量。
蒙古大军曾经从战略的角度,把马的肥力当作弓弩一样使用,在长达数月的行动中调动并且榨干畜群的马力,然后修整、出发,不断重复这个过程。
这确实真正地在战略层面中投入了更多的能量,让蒙古大军能在更短的时间内集结更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