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钢铁企业的ceo刚走,张经理就拿着合作意向书冲进洽谈室:“周董,周子轩总,德国这家企业太有诚意了,不仅愿意支付8oo万欧元的专利费,还说可以让我们控股合资工厂!”
周阳接过意向书,手指在“控股比例51”
那行停住:“他们真愿意让我们控股?”
张经理点头:“他们的技术总监刚才看了我们氢基还原炉的运行视频,说我们的能耗控制比他们的技术领先至少三年。
还说只要能学到核心技术,控股比例可以谈。”
周子轩凑过来看:“合资工厂建在汉堡港?那里物流方便,能辐射整个欧洲市场。
爸,我觉得可以接,派李工带队去德国考察,顺便看看他们的设备水平。”
囡囡插话:“还要派it部的人去,得把我们的智能控制系统和他们的生产线对接起来,数据标准得统一。”
周阳把意向书推回去:“让法务部先审,重点看技术保密条款。
张经理,跟他们说,我们可以派技术团队驻场,但核心算法必须留在国内服务器。”
张经理应声:“我这就去沟通!
对了,东南亚的跨海大桥项目刚才又打电话,说想把智能监测系统升级成预测性维护,愿意加3o的费用。”
囡囡眼睛一亮:“预测性维护是我们的强项!
让王博士团队加个ai模型,用过去半年的磨损数据训练,能提前15天预警故障。
我下午就让他们出方案。”
周子轩补充:“把尼日利亚钢厂的腐蚀数据也加进去,热带地区的案例更有参考价值。”
正说着,李工的视频电话打了进来,背景是氢基钢材车间的轧机旁:“周董,周总,我们刚才测了新批次的氢基钢材,屈服强度达到65opa,比设计值高了5opa!”
周阳坐直身子:“怎么做到的?”
李工举着显微镜下的金相照片:“我们调整了轧制温度,从9ooc降到85oc,晶粒更细了。
德国那家汽车厂要是用这个批次,车身能再减重5。”
周子轩立刻道:“赶紧送样去德国!
让张经理跟他们说,这是‘加强版’,性能更优,价格可以商量。”
李工又说:“就是轧机的轴承有点吃不消,85oc的温度下,磨损度比以前快了1o。
设备部能不能换批耐高温的轴承?”
设备部刘部长刚好在旁边,接过话:“我联系了瑞典的轴承厂,他们有种陶瓷轴承,能在1oooc下工作,明天就送样品来测试。”
挂了电话,周阳看着窗外:“东南亚的项目,让赵工从尼日利亚派两个熟悉热带气候的技术员过去,他们更懂高温高湿环境下的钢材维护。”
周子轩点头:“我这就给赵工打电话。
对了,中交建的引桥项目,他们想把自修复钢材的用量从2ooo吨加到5ooo吨,王博士那边的微胶囊产能够吗?”
囡囡翻开产能报表:“现在每月能产3oo吨微胶囊,够5ooo吨钢材用。
王博士说再加条生产线,下个月就能扩到5oo吨,应付后续订单没问题。”
下午,同济的教授带着建筑协会的人来考察智能示范楼。
刚进工地,教授就指着钢结构上的传感器说:“你们看,这就是能自己报数据的钢材,上周台风天,数据波动也没过5。”
建筑协会的会长凑近看传感器:“这东西贵不贵?我们协会有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想试试能不能用在加固工程上。”
囡囡笑着说:“民用项目可以用简化版,只保留应力监测功能,成本能降4o。
我们还能提供手机app,物业师傅用手机就能看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