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明日破城(3 / 9)

四年,潘季驯复职再次督造河工,最后因漕船漂没而遭到弹劾罢职。

    虽然在治河之事上屡遭打击,但他人生际遇可以起起伏伏,可沿河两岸数以百万记百姓却不能。

    这些年,他虽赋闲在家,可也一直在思考黄河治水之法。

    两次治河,他对黄河泛滥不可治的原由已经非常清楚,可却也因此束手无策。

    随即,他只能一边翻阅各种古籍,了解古代治水之法为参考,同时也时刻关注水情。

    他深知,黄河难题说到底就是河水携带大量泥沙,这些泥沙沉淀导致河道淤堵,进而引发大患。

    通过他这几年的思考,收紧河道加速水流带走泥沙的想法,其实已经有了初步设想,也就是后世所传的“束水攻沙”之法。

    在潘季驯看来,爬泥捞沙的做法只是可以在有闸的小河中施行,前人在治理黄河的过程中多次试验而没有成绩,只能是白白地浪费工料。

    这,其实也是他思想的一次巨大转变,在此以前,他也是信奉古已有之的治水之法,那就是疏浚。

    当年和朱衡争执的,正是保旧河道,通过筑堤和疏浚来治水。

    “爹,朝廷有旨意来了。”

    就在潘季驯翻书,脑海中思考的确实河工的时候,门外传来儿子潘大复的喊声。

    潘季驯有四子一女,外面喊他的就是大儿子潘大复,已经中了秀才,真在准备参加浙江乡试。

    有明一朝,只要家中出了进士,往往都会加倍培养家族子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