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1尝试(4 / 9)

用南京官职做文章,不过是他第一次尝试,把一些台面下可以运行的东西,搬到台面上来,形成制度。

    是的,其实就是张居正对于大明官场很多潜规则改革的一次尝试。

    「潜规则」也叫「钱规则」,是当代历史学家吴思在研究了明清历史之后首次创建的这个名词,并以此为书名全面阐述了明清的官场生态。

    在此时,大家对这些规则都是心照不宣。

    古代的「公务员」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从小就接受孔孟之道和四书五经的洗礼,并且他们每个人嘴里都高喊着「忠君爱民、清正廉明和仁义道德」。

    当然,这些都是假大空的玩意儿,在他们背后却另有着另外一套独特的行为准则,这就是潜规则。

    在官场上,干什么不用钱?

    当官的又有谁不是为了钱?

    从当官开始,升官、考核、社交没有一个地方不用钱,大家的俸禄又那么低,一个月的俸禄都不够随一次份子的钱!不贪还能怎么办?

    再说这官是靠拿钱买着升上去的,不贪怎么捞回来本钱?

    这就是潜规则形成的最初的逻辑,千里为官只为财,大家考功名就是奔着钱程来的。

    所以,明朝潜规则第一条就出现了,不是让大家贪钱,而是谁提反腐败,谁遭殃。

    此外明朝官场其实还有一条与众不同的潜规则,那就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在明朝,不作为,会被认为是公正,真正干事的人,多半没有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