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街道上的煤气灯开始一盏一盏亮起,伦敦的天空依旧阴沉,灰色的云团低低的压在屋脊上。
亚瑟撑着黑色雨伞,缓步走向舰队街那栋熟悉的砖楼,《英国佬》编辑部。
砖楼墙壁上还贴着几张刚撕掉一半的旧海报,而在写着《英国佬》的招牌下方,还挂着一块上星期刚刚按上的新牌匾——帝国出版公司总部。
帝国出版公司上市的顺利程度远超亚瑟的基本预期,就如同他对伦敦选情的判断一样。
只不过,伦敦选情的背后多少有些人为因素在推波助澜。
但新闻出版呢?亚瑟觉得,这或许与伦敦这座城市的秉性有关。
伦敦人向来以新闻和谣言为生。
正如莎士比亚戏剧《李尔王》里的对白:可怜的流氓,说什么宫廷新闻,谁输谁赢,谁得势谁失宠。
这座城市是丑闻、诽谤、捕风捉影的中心,市民们喜欢散布谣言,背后说别人坏话。
18世纪《议会日常会议记录》的编辑塞缪尔·佩切先生就曾经总结过伦敦这座城市的特点:除了嫖娼、撒谎、喝酒、赌博,没有一件事是有常性的。
在伦敦,最具真实和权威的报纸,恐怕也就只有《伦敦公报》了。
《伦敦公报》中从来不掺任何新闻,只有确凿的事实,那里面通常只会有一道王室声明、两三篇执政党发言、两三个官员上任或者军官晋升的通告、几份军队交战的叙述,至多再加上一篇关于即将定罪的拦路强盗的陈情书或者一份悬赏寻找失狗的广告。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