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枢称得上华夏人杰,对华夏以及赵朔汗国都有着清晰的认知。忽必烈虽然是蒙古人,没有姚枢对华夏了解的那么清晰,但也从谏如流,打消了利用赵朔残暴杀戮做文章的心思。
但是,江南某些落魄的迂腐文人就不这么看了。
杭州,涌金门外,西湖之畔,丰乐楼。
赵朔嫌“临安”的名字太过晦气,如今已经让此城恢复本名,依旧称杭州。
丰乐楼则是杭州最大的酒楼。
“率兽食人,岂非独夫乎?”
“他对扶桑如此残暴,简直超越了夏桀商纣!”
“怪不得他一直不称帝呢,肯定是知道自己不配!”
……
三楼一个雅间内,四名身着青衫的原南宋官员,一边喝酒,一边低声议论着。
这四个人分别是:原来宋国太平州知州别之杰,侍御史郑采,尚书省右郎官王伯大,右谏议大夫戴庆炣。
别之杰最为年长,今年六十岁。
戴庆炣最为年轻,今年三十九岁。
如果宋国仍然存在的话,以他们的年纪和官位,来日位列宰执的可能是很大的。
即便不能位列宰执,在宋国享受高官厚禄不香吗?
然而,赵朔率军打过来了,他们既觉得赵昀没什么前途不肯跟着赵昀走,也因为赵朔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