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破坏了生产力。
到了现在,铁犁在吐蕃都成了稀罕物,就更不用提其他农具了。再加上这些佛爷的敲骨吸髓,吐蕃百姓的生活困苦之极。也就是吐蕃宗教氛围浓厚了,换了其他地区,恐怕早就揭竿而起。
赵朔入吐蕃,这个地区的出产,起码要能养活他驻吐蕃的各级官吏和大军吧?
提高吐蕃的生产力水平是必要的。
只是赵朔不准备如唐太宗李世民一般,向吐蕃输入技术,而是直接提供成品。
铁制农具、各种生活用品、茶叶,白糖、白酒……都可以向吐蕃销售。
吐蕃能卖出的各种货物,吐蕃马、牦牛皮、麝香、冬虫夏草、黄金……对赵朔汗国也不无小补。
待一切上了正轨之后,赵朔才会尝试向吐蕃进行移民。
依照这个时代的生产力水平,吐蕃养两百万人还是没问题的。现在的吐蕃,却仅仅五十来万人。
赵朔觉得,移民个二三十万汉人过去,问题不大。
其二,就是赵朔汗国朝廷出资,为吐蕃修建二十三条铁锁桥。
吐蕃自从唐末以来,就分成了十几股势力,为什么一直无法统一?
天然地理环境,就是重要因素之一。
河流、山崖峭壁将吐蕃分成了十三个大大小小的区域,交通都非常困难,更别提发动统一战争了。
赵朔要想维持吐蕃的统治,随时能调动大军镇压叛乱,就必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