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欢迎仪式(2 / 3)

中,以慰英灵。”

……

普通百姓和学子们听完这番话,尚在思索之中,王殊身后的大军在一片沉默之中,却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呼喊声。

“万岁!周王万岁!”

对于这种欢呼的口号,王凝之已经没有了第一次听见时的诧异,面带笑意地看向四周。

百姓们终于有了反应,对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而言,想要跨越阶级,投身行伍其实比考试入仕更加现实,所以在军士们的带动之下,也跟着高喊起来。

只有那些世家的人,依旧冷眼旁观,王凝之将文武分开的说辞,明显是要对现在的封疆大吏加以限制,这让他们很难认同。

待现场平息下来,王凝之让王殊带着刘袭和慕容绍等人一一上台,接受百姓的欢呼。

洛阳百姓对看着长大的王殊更为亲近,稍显凝重的气氛为之一缓。

王洛带着几个好友站在台子的一侧,开心地听着兄长在台上介绍战事的经过,一副与有荣焉的模样。

车中的苻融同样听了整场,心下叹息,秦国输得不冤,他的兄长苻坚虽然雄才大略,但比起王凝之,确实还是差了点气度和远见。

王凝之对慕容垂的使用,可比苻坚对待同为鲜卑人的乞伏氏和拓跋氏高明得多。

在场的有识之士,包括慕容垂自己,都看得出来,王凝之专门整这么一出,除了为行伍之人发声之外,就是为了给慕容垂一个体面的退场。

从今往后,慕容垂将再无领军出征的机会了。

但王凝之这事做得漂亮,既照顾了慕容垂的感受,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一举多得。

相比之下,苻坚对各部族领袖的盲目信任,则完全是一种放纵。

欢迎仪式结束后,王凝之带着慕容垂等人步入西门。

当着万千百姓的面,王凝之与几位将领共饮数杯,又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勉励了几句,让他留下来与众人继续庆祝,自己则返回了王宫。

离那个位置越近,王凝之和众人的距离就越远。

谢道韫见他一人回来,问道:“怎么就你自己,阿奴和小奴呢?”

“阿奴得替我招待大家,”王凝之答道:“小奴还在那看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