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1933年贸易形势(4 / 8)

p;以1932年为例,世界的主要粮食出口大国分别是东非,美国,阿根廷,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等等。

    这些国家中,大部分分布在美洲,然后是大洋洲,也就是除了美国和加拿大以外,就属东非距离苏联的距离最近。

    但是,美国和加拿大的粮食出口优先供应西欧地区,也就是英法德这些国家,而在中东欧市场,东非的竞争力就更强了,东非和苏联粮食的贸易,甚至可以溯源到沙俄时代。

    依托苏伊士运河和黑海航线,东非的商品可以直接输送到苏联西南部黑海沿岸,并且再经过苏联的河流向内陆开拓市场。

    其中第聂伯河和顿河最终汇入黑海,经过顿河又可以转运伏尔加河直达里海,连接乌拉尔河。

    从这里或许就可以看出为什么苏联和沙俄,一直都对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念念不忘了。

    对于苏联最重要的三条河流,也就是伏尔加河,第聂伯河还有顿河,都连接黑海。

    伏尔加河是其“母亲河”,也是整个苏联最重要的内河航道,连接莫斯科,喀山,斯大林格勒(伏尔加格勒)等大城市,前世其内河货运量占到俄罗斯的一半以上。

    第聂伯河经过乌克兰,并且深入白俄罗斯地区,这些区域对苏联经济意义重大,1932年完工的第聂伯河水电站更是大名鼎鼎,成为苏联工业化过程中的重要标志和象征。

    最后是顿河,未来伏尔加-顿河运河建成后,苏联欧洲部分五海,也就是白海、波罗的海、里海、黑海、亚速海将全部贯通并且通航。

    现阶段顿河虽然做不到这一点,但是它距离伏尔加河并不远,货物转运成本并不算高。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