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人口密度又极高,粮食压力大,因此,在农业领域德国舍得投入,甚至愿意为此从苏联这个敌对国进口钾盐,并且给出的价格也比其他国家高。
约瑟夫对苏联的出口情况如数家珍,因此他对罗森戈尔茨说道:“对外贸易委员会,要充分结合各国的国情,再结合我们苏联自身的优势,在今年的农矿出口上,放宽限制,尽可能的换取更多的外汇。”
“最好能在弥补粮食缺口的同时,保证国家工业发展的资金。”
简单来说,约瑟夫的意思就是通过贱卖矿产换取更多的资金,毕竟这些矿产现在苏联也利用不了,还不如用来应急。
说到底还是苏联的工业化程度太低,否则的话,苏联的出口就应该以工业品为主,而不是农矿产品。
至于前世说苏联工业品质量差这个问题,那要看和谁比,和国外那些工业强国相比,苏联工业确实偏科。
但实际上,就算偏科的苏联工业,其饱受诟病的轻工业,也比之前的沙俄,还有后来的俄罗斯强,毕竟前世21世纪,俄罗斯重新变成市场经济后,其轻工业也一直十分落后,不仅轻工业不行,继承苏联的重工业优势也慢慢丢失。
就恩斯特前世所知,俄罗斯的许多国产轻工业品,依旧停留在苏联时期,像什么锅碗瓢盆,还有巧克力,酸黄瓜,肉肠等等。
市面上俄罗斯唯一有竞争力的可能就是食品产业,但这并不是它的食品工业强,而是偏向于“地域特色”,“情怀”为卖点的商品。
不过,苏联现在不需要考虑这些,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向,在这个时间段毫无疑问是正确的。
此前,德国和东非都是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这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