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远东帝国爆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军阀战争,也就是中原大战,这场大战甚至波及到了东非和远东帝国的经济贸易合作区。
不过,东非方面对这场战争并不关心,因为自从1912年以来,东非在远东帝国的外交政策发生了重大改变。
随着清政府的垮台,这也意味着东非和过去远东帝国政府的合作模式破产,在1912年以前,虽然东非政府嘴上说淮海经济区是一个公平互惠的经济贸易合作区。
但事实上,东非官方经常插手当地的政治事务,敲打原远东帝国君主制政府,比如在收税,地区冲突,甚至是工程建设等具体问题上,都要经过东非政府的同意后,才能实施。
甚至在部分特殊时期,东非政府还会派遣军队,对远东帝国政府进行武装威慑。
东非这么做的目的也很明确,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维护本国在远东帝国经济区内的利益,另一方面是防止原远东帝国政府和其他列强勾结,侵蚀东非划定的经济势力范围。
而东非的这一系列做法,对远东帝国有利有弊,有利的地方在于,在东非经济区内,税收相对平缓,苛捐杂税相对减少,社会治安比较稳定,大型冲突和战争几乎不存在。
至于弊端,则是打击了原远东帝国君主制中央政府的权威,减少了其部分税收收入,不过就它的口碑,哪怕没有东非的存在,也基本无可救药了,而收入方面,原政府也基本花不到实处去。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原君主制政府倒台。
从1912年之后,东非官方力量大幅度从远东帝国撤出,至于经济方面,在东非官方资本撤出后,东非民间资本也没有顺序补入。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