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在1915年,东非三五计划正式结束,在过去一年里,东非经济可谓取得了辉煌成就。
比东非估计得要乐观一些,在1915年年底,东非正式清完了对同盟国的债务问题。
因为英法封锁的日益加剧,同盟国阵营在1915年底再次向东非下了巨量订单,而这笔订单的完成,直接让东非从原本德,奥两国的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
而在上个世纪,德奥两国常年稳坐东非第一,第二债权国的宝座,直到本世纪初才被法国超过。
而在一战爆发前。东非的四大债权国,按照债务总量大小排序分别是法国,英国,德国和奥匈帝国。
德国和奥匈帝国分别排在第三和第四位,如今东非终于第一次实现了对德国和奥匈帝国债务上的逆转,而距离彻底还清英法两国债务还需要一段时间。
而去年,东非单单是12月份就向德国和奥匈帝国出口了将近二十万吨的钢铁成品,全面对同盟国钢铁出口量达到了四十七万吨。
这是一个相当不得了的数字,要知道同盟国基本上是不缺煤矿和铁矿的,毕竟同盟国的四个国家里,德国煤炭和钢铁完全可以自给自足,奥匈帝国虽然产能不如德国,但用来应对东线战场也是足够了,保加利亚国土虽然比较小,但是煤炭和铁矿也有分布,奥斯曼帝国就更不需要多说了。
而东非之所以能向同盟国出口如此多钢铁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时间问题。
虽然同盟国不缺乏资源,工人勉强也够用,但是钢铁的生产是需要时间的,尤其是德国和奥匈帝国军工业对特种钢铁的需求量相当大。
而从东非采购钢铁成品,不仅能节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