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鞋子(3 / 5)

整个奥地利帝国近五千万人口实际消费的胶鞋只有一千万双左右。

    此时奥地利帝国依然有近千万人在使用树皮、草茎制成的鞋子,有些甚至会使用麻布裹脚,又或者直接赤脚。

    这种情况也不只是发生在奥地利帝国,英国也有数百万人买不起鞋子。

    奥尔加在出行时看到一群赤脚的小孩跑来跑去觉得十分可爱,可事后她才知道那些孩子真正不穿鞋子的原因是因为买不起鞋子或者说父母觉得孩子长得太快没必要浪费钱购买鞋子。

    这些可以肆意玩耍的孩子并非贫民,他们不用劳心工作就是最好的证明。

    可即便如此,他们依然没有鞋子。

    弗兰茨个人是非常相信财政大臣布鲁克男爵,以及奥地利帝国那些经济学家的专业水平。

    只不过他们用的还是英国人那一套,“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生产活动毫无意义”,“没有私利的驱动必然导致堕落和懒惰”,“违反价值规律的行为必然失败”。

    这些人理所当然地认为垄断就是为了盈利,垄断就该提高价格。他们认为人都是绝对理性的,有点早期维也纳学派的意思。

    但问题是人并非绝对理性,资本主义更非社会发展的唯一逻辑。

    根据他们的理论很容易推倒出此时奥地利帝国应该借助武力优势扩大市场,与其他国家签订非对等条约方便进行倾销。

    其实这种想法在奥地利帝国国内很有市场,军方、国民都很支持,他们都觉得这是一项无比正确且神圣的使命。

    然而弗兰茨不得不给他们泼一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