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敲打(1 / 2)

九河漕案 天赋姐 1298 字 2天前

沈青梧接过档案,果然见上面写着“漕运协调费,银一百两,赵德才”

,落款处是钱文彬的私章:“孙承宗和赵德才勾结,钱文彬从中分利,这银两怕是用来打通漕运关节,好截留赈灾粮的。”

周明在一旁听得心惊胆战:“大人,那咱们现在怎么办?要不要把钱文彬抓起来?”

“抓不得。”

沈青梧沉默片刻,摇了摇头,“现在没有实据,抓了他只会打草惊蛇。

孙承宗那边还盯着苏知府的宴礼,咱们得先稳住他,等拿到确切证据,再一并算账。”

几人正说话间,外面传来脚步声,刘福和张管事领着两个杂役,扛着几箱账册进来。

箱子打开,里面的账册泛黄脆,有的还沾着霉斑,显然之前是被故意藏在潮湿的库房里积灰。

“大人,所有账册都在这了。”

刘福低垂着头,不敢看她。

沈青梧翻开最上面的一本,正是她要的开支账册,“周明,你连夜核对这些账册,重点查俸禄放和不明开支。”

她将账册递给周明:“王二,你带两个人盯着库房,别让他们再动里面的东西。

李昭,你去灾民棚子,看看能不能找到被拖欠俸禄的杂役,让他们来县衙作证。”

三人齐声应下,各自忙碌起来。

次日天刚亮,沈青梧便让人将刘福、张管事等人押至县衙正堂。

堂下堆着查抄出的赃银,足足有一百余两,还有几匹从他们家中搜出的云锦,正是孙承宗宴上常见的款式。

周明站在堂下,捧着核对好的账册,逐条念出虚报款项:“刘福以修缮库房为名,虚报银二十两;张管事冒领杂役俸禄,累计银十二两……”

刘福等人脸色惨白,起初还想狡辩,可在账册与赃物双重证据下,最终只能瘫在地上认罪。

“按《景朝律·贪腐篇》,虚报官银、截留俸禄者,杖责三十,追回赃款,贬为庶民。”

沈青梧掷下判词,王二立刻领着衙役上前,架起两人就往外走。

很快,行刑时候的惨叫声传遍了整个县衙,廊下围观的吏员们吓得脸色白,谁也没想到这新知县下手如此狠厉,才上任一天就开始清算旧账……

处理完贪腐旧吏,沈青梧让人将追回的赃银与县衙仅存的款项合并,亲自带着周明去库房清点。

“衙役月俸半贯铜钱,杂役两百文铜钱,按拖欠两月计算,每人双倍补。”

她指着账簿上的名单,“让王二去通知,今日午时前,所有在职衙役、杂役都来领钱,不许遗漏一人。”

沈青梧的目光扫过廊下仍在抖的吏员:“往后县衙开支,每一笔都要登记在册,周明负责核验,若再现虚报贪墨,绝不轻饶。”

“遵命!”

午时的日头正盛,金灿灿的阳光铺满了原本破败不堪的县衙庭院。

领到俸禄的衙役们捧着银子,脸上终于有了笑意。

“这银子攥在手里才算踏实!”

一个老衙役掂着银锭,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之前那几位跑了的兄弟,要是知道大人不仅补俸禄,还把贪墨的旧吏办了,保准得后悔!”

这话刚落,院门口就传来几声迟疑的脚步声。

几个穿着旧衣的杂役探头探脑地进来,正是上月跑路的那几个。

为的汉子咽了咽口水,脸上带着愧色:“大人,我们……我们想回来接着当差,往后定好好干活,绝不再撂挑子!”

沈青梧正坐在廊下的竹椅上翻着账册,闻言抬眼一笑:“回来就好。

县衙正是缺人的时候,去王捕头那登个记,照旧当差吧。”

几人喜出望外,连忙作揖道谢,转身就跟着王二去领工具。

庭院里顿时热闹起来。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