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旧账难理(1 / 2)

九河漕案 天赋姐 1287 字 1天前

回到县衙时,夜色已经愈浓重,廊下灯笼的光晕里,周明抱着账册在石阶上缩成一团。

少年眼眶通红,袖口沾着墨渍,见沈青梧进来,猛地站起身来,怀里的账册哗啦啦散了一地。

“大人!”

他声音颤,眼眶也有些泛红,“他们不肯交账!

说是人手不足,账册堆在库房霉了都不肯搬。”

沈青梧弯腰捡起账册,封皮上“山阳县衙开支”

几个字已经被虫蛀得模糊。

她翻了翻,内页只零星记着几笔笔墨纸砚采购和官署修缮费用,而关键的官吏俸禄、驿站费用,衙役及杂役的工食银,民生事务等开支栏全是空白。

她深吸一口气,抬头看向周明:“谁在拦着?”

“是县丞刘福。”

周明咬着牙,“他说旧账难理,最快也要等下个月才能理出来……”

王二在一旁听得火冒三丈,额头上青筋直跳:“这个老东西!

在县衙混了十几年就敢摆谱?大人,属下去把他绑来!”

“先别急。”

沈青梧按住他的肩,目光扫过空荡荡的文书房。

往日里县衙里至少该有五六人抄录文书,此刻只剩周明一人,桌案上堆着的账册蒙了层薄灰,显然是许久没人打理。

“除了刘福,还有谁不肯配合?”

她翻到账册最后一页,见落款处只有个模糊的朱印,连经手人名字都没有。

周明垂下头,声音更低了些:“还有库房的张管事、户房的李书吏……他们说上个月的俸禄还没,没心思整理账册。”

“俸禄没?”

沈青梧猛地抬头,眉头紧皱:“钱文彬没提过这事。”

“他哪敢提啊!”

周明突然激动起来,声音都提高了几分,“大人您看!

这是近三个月的俸禄记录,皂隶、马夫这些杂役,连半文钱都没领到!

有的人家境贫寒,实在撑不住,上个月就走了大半,现在县衙里连洒扫的杂役都只剩两个老人了!”

沈青梧拿起记录细看,墨迹新鲜,显然是周明刚抄录的。

上面记着:九月,杂役俸禄未;十月,皂隶俸米拖欠;十一月,仅放知县、县丞半俸,每一行后面都画着个叉,像是无声的控诉。

王二凑过来一看,顿时倒吸一口凉气:“两个月没俸禄?这钱文彬是怎么当的代理县令?就眼睁睁看着人跑光?”

“他哪会管这些。”

周明冷笑一声,“我听文书房的老人说,钱大人上个月还从库房支了五十两银子,说是招待乡绅开支,可咱们连灾民的赈灾粮都没见着!”

沈青梧气极反笑。

她总算明白,钱文彬为何对赈灾粮的事避而不谈,为何孙承宗的接风宴他上赶着凑趣,怕是早和乡绅勾结,把县衙的银子挪作他用,哪管底下小吏的死活。

“刘福在哪?”

她突然开口,声音平静异常。

周明指了指西厢房:“他说身子不舒服,在房里歇着,连门都不肯出。”

沈青梧没再说话,径直往西厢房走。

王二和李昭两人连忙跟上,廊下的灯笼被风吹得摇晃,将三人的影子拉得忽长忽短。

西厢房的门虚掩着,里面传来下棋的脆响,还混着酒杯碰撞的声音。

沈青梧推开门,厢房内酒气熏天,刘福正和张管事围坐在桌前,两人脸色酡红,一壶酒喝得只剩半瓶。

见沈青梧等人气势汹汹的进来,刘福手一抖,手中酒杯都握不稳了,却仍强作镇定:“沈大人深夜来访,有何贵干?”

“账册。”

沈青梧开门见山,目光扫过桌上的酒菜,“县衙连杂役俸禄都不起,刘县丞倒有闲心喝酒下棋。”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