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嬴政等人长远的目光,百姓所能看见的就是满仓的粟米豆子,是充足的足以越冬的炭火,是能够开荤吃上肉的幸福美满生活。
秦国本就在徭役发粮时成为了接壤的韩,楚,赵等人想投奔的地方,粮食一收,六国之人,谁不想做秦人呢?
虽然有严格审核,虽然秦法稍微严点儿,但福利待遇是真的好!
六国君主咬牙切齿,试图照抄,但根本抄不动。
首先,他们没钱。
其次,他们没权。
贵族反对,自己不坚定,都不想大出血,都不想让出利益,照着学也只是学了个皮毛,到现在还在为农具手忙脚乱,记下的肥料发酵似懂非懂,他们能做什么?
没有变法的觉悟,就要有被吞吃的准备。
显然,他们并没有。
他们只能尽可能的阻止人口流向秦国,但他们控制不了人心,而墨家与农家也在殷灵毓的带领下一战成名。
两个几乎籍籍无名,销声匿迹的流派,其技艺在治国层面竟也能发挥出如此之大的用处,大秦学宫的声誉,终于彻底的盖过了曾经的稷下学宫。
而民家,也终于彻底的走进了众人的视野。
从前只知道民家近似杂家,汇聚百家理念,只为天下之民能过得更好,虽然名声鹊起,总归没有看到过具体的威力,毕竟殷珏只是四处游历和辩驳而已。
漂亮话每家都会说,更何况殷珏往往也并不彻底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