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牧采取行动的同时,各路权贵、世家大族,也从各地赶赴两淮地区。
为了筹措战后重建的经费,淮安府对外放出了发卖土地的消息。
扬州府虽然没有对外官宣,但卖地也是时间问题。
在和平年代,这种合法兼并土地的机会,可是不多见。
有点儿实力的,都跟着过来凑热闹。
哪怕家族不在这边,也没有关系。
大家族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少不了要分散风险。
难得扬州和淮安这种富裕地方,出现了权力真空。
迁徙一个支脉过来发展,对各家来说,都是不小的诱惑。
一时间托关系、找人情的遍地都是。
作为扬州地区的实权人物,李牧也收到了不少拜帖。
能够推的全部都给推了,一些推不掉的,他也只能硬着头皮接待。
漂亮话说满,真遇到了事情,那就视情况再看。
大虞这种人情社会,只要身在名利场中,谁都躲不开人情世故。
幸好战俘借调,进展的很是顺利,抚平了这点儿小郁闷。
各路将领都为战俘的吃喝发愁,有人过来分摊压力,那是再好不过。
明明只是计划借调五千人,最后硬是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