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武收敛了笑意,嘟囔道:“舅少爷年幼时,爷资助他,他自是乐意!
待舅少爷考得了功名,还受爷的资助,他一个秀才老爷不要面子的么?”
冯铭轩闻言一噎,右手食指轻叩桌面道:“小武言之有理!
这样吧,此番千金台既然以舅少爷之名开盘口,我是自家人,得给舅少爷撑撑场面,不为赢钱,只为了底气!
晚膳后我们去一趟千金台,姑且不论赔率几何,只押一千两!”
冯武高兴了,又道:“爷!
这次还有一个意料之外的人也参加了院试!
通判府庶出的三少爷张子攸!”
冯铭轩先是一愣再道:“看不出啊,张子攸能参加院试!
他也算是通判府这个烂草堆里长出的一株修竹!”
“谁说不是呢!
还有那个二少爷张子诺,进了府衙做了捕快!”
冯武这些天在府城可没闲着,到处打探消息。
冯铭轩不予置评,偌大的通判府,单靠通判大人的俸禄过活,那处境还不如农家!
作为府里的公子不另寻出路,那才是坐吃等死!
四月进入早夏,府城的夜晚逛夜市的百姓多,主大街两边的铺子灯火通明。
自千金台针对院试案人选设下盘口后,大街上都是院试案大热人选的议论声。
不少城里的百姓都在打探小道消息,如若能跟风下注几两十来两,赢笔银子也能补贴家用。
只是这小道消息满天飞,府城辖下各县都在力捧本县的考生,实在是让人难以把握。
半日闲茶馆的说书先生更是编了段子,不一会儿大街上就有小郎竟相传唱:“张童生,背靠官!
明童生,背靠山!
胡童生,背靠砖!
一块青砖磨平实,也能砍断官与山!”
赌客哄笑,却也有人真把银子扔进青砖局,压农家出身的胡逸尘。
千金台的盘口,张子攸的注是买一赔五,即下注一两,如若张子攸中了案,千金台赔五两。
鹿城世家二公子明仲熙的赌注是买一赔四。
鹿城明家是响当当的世家大族,传说家中藏书上万册,明家历代出了数名高官。
之所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