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送考的人员则在府城的大街小巷看稀奇热闹。
其二,要说热闹嘛,当然是半日闲茶馆了。
半日闲茶馆位于城北主大街,占了三开间门面,门楣上一块黑底烫金字匾额——“半日闲”,笔锋懒散,像一懒汉揣着手,倚栏看雪的神态。
半日闲茶馆里花几钱碎银,就能坐在茶室里品茗吃点心,听说书先生说府城里的奇闻异事。故事亦假亦真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让人得个趣儿,回到家里后,就有了吹牛皮的资本,这可是在府城听到的趣闻!
这日半日闲茶馆里又是宾客如云,蓄着山羊须的说书先生清了清嗓子一拍堂板,声音洪亮在茶馆的响起:“列为客官,今日小老儿又给大家说一段府城里的趣事。小老儿先言明,既是趣事就是得个趣儿,可不要寻根究底,免得惹祸上身!”
茶馆里的交谈声立即停止了,茶馆门口也围上来了几个乞丐,都竖起耳朵听说书先生说书。
“今日的主角是我们府城的官家嫡出大小姐,说起这位大小姐,花容月貌美如花,沉鱼落雁赛西子!
十年前这位大小姐下嫁去云城一小小商户家……”
说书先生把这位大小姐先是一顿夸,最后话缝一转,十年后,大小姐七出之条犯了四条,被商户相公赠与休书一封……
不过一日,半日闲茶馆里的说书先生讲出来的趣事传遍了府城的大街小巷。
虽然大小姐出自官家,可如今被休回了府城,被休的妇人还能安然的生活在府城,在道貌岸然的说教人士的眼中不亚于犯了天条。
最后更有好事者按半日闲茶馆说书先生透露的城西青梅巷,去逐家逐户打听可有被休的娘子住在那里……
青梅巷一律青瓦白墙,都是一人多高的院墙。巷子深处的一户人家,大门终日紧闭,只有几棵石榴树高出院墙,开出了几朵红花儿。
从巷口到巷尾,家家户户的门楣上都挂有“张宅”“王宅”,只有石榴树那家的门楣上空空如也。
这日辰时未到,门环便“当——当”重响两下,门房内传来粗声粗气的询问声:“谁啊?没事儿敲门做甚?”
门外传来幸灾乐祸的询问声:“这里可是弃妇张娘子的家?给口热的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