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过午膳后,曹书瑜陪禾娘又聊了半个时辰的育儿经验,禾娘又是得益匪浅。
比如曹书瑜教禾娘吹竹哨给孩子把尿,这就是小公子和小女娘的差别,竹哨开始吹只能引起孩子的好奇。时间久了,你把着他的双腿吹竹哨,他就记住了是让他嘘嘘了。
曹书瑜还贴心的给禾娘带来了两个小巧的竹哨。
再比如在孩子的前方摇动摇铃,孩子自会好奇的去寻找响声的所在地,等小家伙找到了摇铃,持铃人再换一个地方摇。既锻炼了孩子的追视,又让孩子从小就会思考,变得敏锐。
曹书瑜带孩子的方法有很多,让禾娘佩服不已,原来带孩子和带好孩子的区别这么大。
怪不得孟母三迁呢!
“妹妹也可以多读读《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别看孩子小听不懂,你每天读几句,讲讲里面的故事,孩子从小就会听话多了!”曹书瑜微笑道。
她小时候还在襁褓中,父亲抱着她读书给她听,从幼儿启蒙到四书五经。
等她五岁时,父亲的私塾里读书的学生比她年长的,都不能完整的背诵《孟子》,而她却能流利的背诵,里面的典故她懂的也不少。
冯铭睿始终充当背景墙,心里激动不已。这就是书香门第世家和官家小姐的区别啊!
冯铭睿的心里安定了,他的小儿子有书瑜教导,就是不能成大器,也绝对不是草包。
黄昏时分,曹书瑜提出告辞时,禾娘再三道:“曹姐姐带修齐常来啊!有您在,过得有趣多了!”
曹书瑜微笑道:“二少奶奶就是不邀请我,我也会来的。”
禾娘笑道:“随时恭候姐姐前来!再说我们是一家人,犯不着客套!”
禾娘站在府门口,目送着大伯哥骑马跟在曹书瑜的马车后出了桂花巷。
真好啊!她终于有了相处得来的妯娌!
***
府城这几天可谓热闹无比,其一嘛,院试明日要开考了。
江陵府辖下十六个县具备参加院试资格的童生齐聚府城。本来就繁华的府城,有了各县赶考的学子以及送考陪考的家人,贡院边的客栈简直就是人满为患。
考生自是住在客栈里温习课业,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