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苦,朕却想到,太行山林木繁茂,自古便是盗匪藏身之地。
百姓若都用煤,少入山砍柴,山林自会少些人迹,盗匪也便少了藏匿之处——这是一举两得。”
他稍做停顿,语气里添了几分凝重:“更为关键的是,一旦军中全面采用此煤,便能在边陲的堡垒与驿站大量储备,战时便无需再为柴火之事分心劳力。
朕闻晋阳之地亦有煤藏,倘若北汉效仿此法,岂不是我们自掘陷阱,反伤其身。”
杨骏心中微澜泛起,连忙躬身行礼,言辞恳切:“陛下高瞻远瞩,实乃社稷之福!
臣即刻着手,将煤炉与蜂窝煤的形制、制法详尽记录,定为‘官版’,严禁私下流传至北汉。
至于煤矿的开采之事,亦需由官府统一规划,严禁私采滥挖,以防后患。”
“正是这个理。”
郭荣抚掌道:“就依你们所言,先在昭义五州试行。
杨骏,既然是你想出这法子的,那此事就由你来督办,要让这黑石头,不仅暖了百姓的灶房,更暖了大周的江山!”
“诺,陛下!”
杨骏颔示意,正欲转身离去,却闻身旁李筠轻笑声起,目光流转间,转向了郭荣,温文尔雅地道:“陛下,微臣心中尚存一疑,还望陛下拨冗解答。”
郭荣闻言,目光落在李筠身上,唇边不经意间勾起一抹温和笑意:“哦?爱卿但说无妨。”
“陛下,方才杨大人提及煤矿开采之务,需由官府统筹布局,严禁民间私自采掘,以免资源毁损,此论微臣深以为然。
然而,微臣斗胆请问陛下,此等事宜,究竟是由朝廷直接管辖,还是交由煤矿所在地方官府负责呢?”
郭荣指尖在煤炉上轻轻一叩,目光扫过帐内众人,缓缓开口道:“既然是骏哥儿想出的主意,乃自然是归朝廷了,怎么,李节帅还舍不得?”
李筠匆匆跪伏于地,诚惶诚恐地言道:“陛下在上,微臣实不敢有丝毫非分之想。
只因微臣身为昭义军节度使,肩负泽、潞、邢、洺、磁五州之治理重任。
往昔之时,此地民生凋敝,百姓困苦。
如今靠着这煤炭,好不容易要能过上好日子了,陛下又欲将此利收归朝廷,微臣心中实有万般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