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极寒测试(2 / 3)

原子异能 佚名 2303 字 1天前

p> 经过多次试验和调整,林羽终於找到了一个合適的添加剂配方和添加量。当他將添加了特殊添加剂的电解液注入电池后,电池在低温下的內阻明显降低,离子传导速度也有了显著提升。然而,林羽並没有因此而满足,他知道,这只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接下来,他將注意力转向了电极材料。林羽运用原子操控能力,小心翼翼地对电极材料的原子结构进行调整。他全神贯注,眼神紧紧盯著微观世界里原子的变化,就像一位微观世界的艺术家,精准地引导著原子的排列,使其恢復到更加有序的状態,並增强了原子之间的结合力。每一次调整后,他都要进行反覆的测试和验证,確保不会对电池的其他性能產生不良影响。这个过程极其繁琐且需要高度集中精神,林羽常常一忙就是几个小时,甚至忘记了时间。

经过数天的努力,林羽终於完成了对电池的一系列改进。当他再次將改进后的电池安装到“极光”上进行极寒测试时,心中充满了期待和紧张。他的手心微微出汗,目光紧紧地盯著“极光”启动的方向,仿佛在等待著一场决定命运的宣判。

测试开始了,“极光”缓缓驶离测试点,向著茫茫的冰原驶去。林羽和测试团队的成员们紧紧盯著测试设备上的数据,心中默默祈祷著。

隨著行驶距离的增加,电量的消耗速度明显比之前慢了许多。当“极光”行驶到 150 公里时,电量依然充足,这让林羽和团队成员们看到了希望。最终,“极光”成功行驶了 180 公里,电量才耗尽。虽然还没有完全达到正常环境下的续航里程,但与之前相比,已经有了巨大的提升。

林羽並没有被这小小的成功冲昏头脑,他知道,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他继续对电池进行微调,不断改进添加剂的配方和电极材料的原子结构。经过多次反覆测试和优化,“极光”在极寒环境下的续航里程终於稳定在了 200 公里左右,基本达到了正常环境下的水平。

在林羽忙於解决电池问题的同时,苏瑶也没有閒著。她积极与测试团队沟通,了解其他方面在极寒环境下的表现。她发现,除了电池问题,“极光”的一些电子元件在低温下也出现了短暂的性能波动。

苏瑶深知这些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她找到林羽,神情严肃地说:“林羽,我发现电子元件这边也有状况,低温下性能不太稳定,咱们得赶紧想办法。”林羽点点头,眉头紧锁:“確实不能大意,这可能会影响整车的性能。我们得儘快检查和优化。”两人立刻商量起解决方案,苏瑶凭藉自己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提出了一些可能出现问题的方向,林羽则依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原子操控能力,制定了具体的优化策略。

林羽运用原子操控能力,对电子元件內部的电路结构进行了细微的调整,增强了电子元件在低温环境下的稳定性。在调整过程中,苏瑶一直在旁边协助他,递工具、记录数据,两人配合默契,有条不紊地推进著工作。

除了上述问题,“极光”还需通过 ec(电磁兼容)实验室的辐射干扰测试,这也是符合相关国標的重要环节。在 ec 实验室里,“极光”被放置在专门的测试转台上,周围布满了各种复杂而精密的测试设备。

测试开始,工作人员首先开启了辐射发射测试系统。巨大的屏蔽室隔绝了外界的电磁干扰,確保测试环境的纯净。转台上的“极光”启动,电机开始运转,模擬实际行驶状態。此时,频谱分析仪开始工作,它就像一个敏锐的“电磁探测器”,全方位捕捉“极光”在运行过程中向周围空间辐射的电磁信號。

工作人员密切关注著电脑屏幕上跳动的数据和曲线,任何超出“gb/t 31485 - 2015 动力电池安全要求”以及“gb 24155 -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