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极寒测试(1 / 3)

原子异能 佚名 2303 字 1天前

隨著“极光”电动车的设计与生產工作逐步完成,林羽和苏瑶深知,一款优秀的產品必须经过严格的测试,並且符合各项国家標准,才能真正推向市场。在电动车出厂前,需要歷经多轮不同环境和路况的测试,同时要依据诸如“gb/t 31485 - 2015 动力电池安全要求”確保动力电池在各种条件下的安全性,遵循“gb 24155 - 2020 电动车安全標准”保障整车的安全性能等,只有取得国家认证,才能获得消费者的信任。

前期的各项测试进行得颇为顺利,无论是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测试,还是复杂路况下的耐久性测试,“极光”都表现出色,各项性能指標都达到了甚至超出了预期。然而,当测试团队来到华国最北边的漠河镇,进行零下 50 度的极寒测试时,问题出现了。

漠河镇,这片位於祖国北端的土地,冬季被冰雪覆盖,寒冷刺骨。当测试团队带著“极光”抵达这里时,迎接他们的是一片银白的世界和仿佛能穿透骨髓的严寒。测试人员將充满电的“极光”推到户外,启动车辆,开始记录各项数据。

起初,“极光”的表现还算正常,电机运转平稳,各项功能也都能正常使用。但隨著行驶距离的增加,问题逐渐暴露出来。电池的电量消耗速度明显加快,续航里程急剧下降。原本在正常环境下可以轻鬆续航 200 公里的“极光”,在这种极寒条件下,行驶不到 100 公里,电量就已经所剩无几。

林羽得知这个消息后,心急如焚。他深知,电池续航问题若不解决,“极光”的市场前景將大打折扣。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涌上心头,他立刻决定亲自前往漠河镇,深入了解问题的根源。苏瑶虽然担心林羽在极寒环境下的身体状况,但她也明白这次问题的严重性,便和林羽一同踏上了北上的旅程。

抵达漠河镇后,林羽顾不上旅途的疲惫,立刻投入到对“极光”的检查中。他首先对电池进行了详细的检测,运用自己独特的原子操控能力(当然,在其他人面前,他以专业的检测手段巧妙掩饰),深入到电池的微观结构中去探寻问题所在。

林羽发现,在极寒条件下,电池內部的电解液出现了严重的黏度变化。低温使得电解液中的离子活动变得极为迟缓,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传导速度大幅减慢,这直接导致了电池的內阻增大,电能转化效率降低,从而造成了严重的电量衰减。

与此同时,电池的电极材料在低温下也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原本排列有序的原子结构,在极寒的影响下,出现了些许紊乱。这种原子层面的变化,进一步影响了电池的性能,使得电池无法正常地存储和释放电能。

面对这些问题,林羽陷入了沉思。他深知,要解决电池在极寒环境下的性能衰减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必须想办法降低电解液在低温下的黏度,提高离子的传导速度。其次,要对电极材料的原子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使其在低温环境中依然能够保持稳定。

林羽决定先从电解液入手。他尝试在电解液中添加一些特殊的添加剂,这些添加剂是他根据对原子间相互作用的理解,精心挑选出来的。通过原子操控能力,他精確地控制添加剂与电解液中各种成分的混合比例,让添加剂能够均匀地分散在电解液中。

在添加添加剂的过程中,极寒的环境给林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每一次打开实验设备,那股刺骨的寒冷就像无数根针一样往他的身体里钻,冻得他手指僵硬,操作起来十分困难。而且,添加剂的添加量必须精確控制,稍有不慎,就可能对电池性能產生负面影响。林羽的额头布满了细密的汗珠,在这寒冷的环境中显得格外突兀,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每一个细微的调整都关乎著“极光”的未来。

<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