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左右、兴威两个卫,因为不是李成桂的嫡系,属于被收编的,战斗力也不强,所以在釜山的战斗中,除了卫里面的重步兵,也没有遭受什么太大的损失,他们一直被部署在右翼。
而跟左翼的血战还有中间金吾卫的苦战不同,左右、兴威两个卫在右翼一直在跟蒙古人对着磨洋工,双方都是摸鱼选手,心照不宣地打了个热闹.李成桂才给几个军饷?混口饭吃,不至于真拼命。
而损失不小的金吾卫和鹰扬卫,在决定暂时放弃彻底击溃明军南线以后,也就留下来在李芳远的带领下,与釜山的明军长期对峙了。
李成桂站在高台上,扫视着这支即将由他带领走向未知命运的大军。
“出征!”
义兴亲军的士兵们挺直了胸膛,齐声高呼:“誓死追随王上!”
千牛卫、神虎卫,喊得还有些精神,至于左右和兴威两个卫,就有些无精打采了。
但无论如何,义兴亲军六万人,加上千牛卫、神虎卫、左右卫、兴威卫的四万人,一共十万人,这已经是高丽的倾国之兵了。
再加上五万辅兵以及同等数量甚至更多一些的民夫,实际人数足有二十万的大军,从开京踏上了征途。
他们沿着蜿蜒的丘陵间道路,穿过肥沃的田野,向着北方的平壤进发。
沿途的百姓纷纷走出家门,不是自愿的,而是被胁迫,献上自己的口粮,然后还算健壮的,就被抓去当民夫。
无可奈何的妇女,则目送着他们离去,默默祈祷,希望自己的丈夫或者儿子能够平安归来.或者,祈祷自己还能活到开春。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军逐渐接近了平壤。
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每个人都知道,这场决战将决定高丽以及他们个人的命运。
李成桂站在中军大帐前,望着远方隐约可见的平壤城楼,心中既有豪情万丈,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二十八年前,他就在这里击败过红巾军。
而那一仗,也是李成桂的成名之战。
当年年底,二十万红巾军渡过鸭绿江、攻入高丽境内,攻破了高丽国都开京,恭愍王南迁。
至正二十二年正月,高丽参知政事安祐与上将军李芳实等九元帅率军二十万攻打开京,李成桂领兵二千人参战,由东大门奋勇进击,率先登城,立下大功。
正是这一仗,让李成桂走进了高层的视野,从而风云际会之下,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
那么,他能复刻当年的奇迹吗?
李成桂心明镜似的,接下来的战斗将异常残酷,但他更相信,他还能赢!
哪怕,对手是蓝玉!
这是李成桂作为一代名将的自信,毕竟,他在整个半岛两千多年历史上,都是能够稳坐前三的将领。
而经过了一个冬天,明军虽然休养的不错,但实际情况并没有得到多大的改变,他们后方的补给线因为沿海结冰的原因,依旧无法通过海路运输。
而且,女真人的袭扰始终没有断绝过。
女真人对于大明,现在有着刻骨铭心的仇恨。
有的时候,大明的辎重队伍,就在山里走着,而道路旁边的雪松,就会“簌簌”地射出骨头和石头作为箭簇的箭矢来。
再加上明军暂时统治的半岛北方各地,在一开始也没那么稳当,李成桂手下组织的、乡间豪强自发反抗的,各种事端层出不穷。
明军不得不分兵驻守各个城池,保障补给线的安全以及地方的稳定。
因此,此刻集中在平壤城里的明军,跟冬天到来之前,并没有增加多少。
因为之前只顾着一路猛攻,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