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第一条铁路建成(3 / 6)

皇明圣孙 西湖遇雨 4166 字 4天前

北方的控制力。”

瓜埠镇始建于东汉元初六年,是贯穿中国南北的古驿道必经之著名渡口所在地,和长江南岸的栖霞古渡互相衔接,南北朝时期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曾率步骑十余万南下,设行宫于瓜埠山之上,因太武帝小名佛狸,后人便把此行宫改称佛狸祠,辛弃疾那首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讲的便是此地。

而之所以朱标这么建议,则是因为现在大明还没有建设一道能够纵贯长江的铁路桥的能力,所以只能以京城北面长江北岸的瓜埠镇作为始发点。

至于开封以北的黄河,倒是可以考虑,这不是大明的工业实力有多强大,而是黄河的走势跟现代世界位置压根就不一样,不需要建设跨黄河大桥,只需要把铁路线往黄河以西靠一靠,就可以一路平原通到北平了,因为从元朝开始,黄河在经过开封之后河道就向南,流入泗水与淮河,再由淮河流入大海。

而整个工程,真正有难度的,其实是如何让火车经过江淮的淮泗流域的河网,以及河北的滹沱河。

解决办法还得研究研究。

朱元璋听后陷入沉思,他明白朱标的考虑,从战略角度来看,确实应该先修建连接京城与北方重要城市的铁路线,以确保国家的稳定。

还是那个问题,现在的大明,南北割裂实在是太严重了,从靖康之难开始算起,北方与南方分裂了数百年之久,互相已经完全没有了认同感,在靖康之难后的几十年,北地汉人依旧盼望着大宋能够收复中原,但时间久了,再加上绍兴和议时一纸协定坐实了“南自南北自北”,人心就冷了,到了蒙古人灭亡金国的时候,很多汉官都为了金国殉葬,攻灭南宋的时候,北地汉人更是出力甚多,忽必烈就是以北地汉人为主要支持力量统一天下的,只不过到了两都之战的时候才有所改变。

至于北平那地方现在更是基本完全胡化了,毕竟从五代十国末期,就被石敬瑭割给了契丹人,时间久的都有些可怕。

所以铁路这种工具,如果要想追求最大化的政治意义,那就是建立从北平到京城的直达铁路。

有了这么一条铁路,就能够将南京应天府、中京凤阳府、东京开封府、北京北平府连在一起,而这条铁路修成,只要中枢的兵力足够,能够控制全局,就根本不可能存在什么靖难之役了头天朱棣刚起兵,没过两天大军就兵临北平城下了。

而只要中枢能够控制大部分区域,哪怕北方有叛乱,火车经过的沿途必经桥梁也可以从容炸毁,再加上起点是从江北的瓜埠出发,还有能够陈列大量水师的长江作为防线,这条铁路对于南方和北方,其实战略态势是截然相反的。

不过朱雄英的想法,也没什么问题。

先修一条到江南的铁路,这个是能够快速打通大明经济腹心地带的办法,让人员和物资高效流动起来,不仅很快就能够回本,而且还能大赚特赚。

毕竟江南的交通运输,现在主要依靠的是南北向的京杭大运河以及东西向的长江航道,以及环太湖的水网。

但问题就在于,长江是在江南地区北部的,是无法真正能够贯通江南地区主要府县的。

所以,江南地区在东西向运输上,是存在着实际需求的。

但是由于江南并非平原,而是丘陵与水网密布,所以铁路建设同样也面临着很大的考验。

“英儿的想法实施起来更容易一些。”

朱元璋最终表态道:“接下来,就要着手筹备修建这条铁路的事宜,先修到镇江府,然后到常州府,大孙,你愿意承担这个重任吗?”

毕竟,这个世界上肯定没有人比朱雄英更懂铁路这东西了。

朱雄英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孙儿定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