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正值流民四散,草译祸起,国家帑藏空虚,用度匮乏之际;并且北方鞑靼进兵中原,制造“庚戌之变”;而南方土司也在争权夺利,岑猛叛乱,“两江震骇”;同时,东南倭寇骚扰沿海,民不聊生。
此外,内阁内部的政治斗争也日益白热化——自嘉靖四十一年严嵩倒台后,私徐阶继任首辅。
当时的他和张居正共同起草了世宗遗诏,并纠正了世宗时期的修斋建醮、大兴土木的弊端,也为因冤案获罪的勤勉朝臣恢复宫职,受到了朝野上下的普遍认同。
但是那个时候的徐阶正是得意之际,但现在的隆庆朝,已经不需要趋向保守的他了——于是在嘉靖、隆庆两朝任内阁首辅的徐阶,当初隐忍十年斗倒严嵩,但立即又和同僚高拱产生内斗,最终失意下台。
隆庆二年七月,徐阶终因年迈致仕。次年,徐阶的老对手高拱重回内阁——授文渊阁大学士兼掌吏部尚书,自此掌控了内阁大权。】
【那么初初入阁的张居正会做些什么呢?他是想要首辅之位,但他知道还不是时候,而且这个时候更为重要的,不是内阁的争权夺利,而是明王朝内外的交困——
这个时候的张居正,在巩固国防,规范法纪,开启隆庆新政,可以说,为后面的他真正的改革方案奠定了基础。
——只是基于这个时候的他还不是首辅,所以他真正的时代,是在万历朝他当上首辅之后开始的。】
权力的争斗啊,还真是令人着迷。
徐阶看到这里,脸色不可避免的变得难看。
他是觉得自己年纪有些大了,但他真的会就此放下权力吗?而且还是把内阁首辅的位置给了高拱这个他的老对手?
他年迈致仕,真的只是这个原因吗?
他是万分不相信的,所以,他只是输了而已。输给了高拱,还有……
想到这里,他忍不住又看向了张居正。
自己的这位弟子,现在在想些什么,已经很少有人能够知道了。八风不动,他的涵养愈发的好了。
此时,殿内的气氛也是异样的沉寂,暗涌流动,但没有人开口。
隆庆帝睁大了眼睛看了看殿中的诸位大臣,只见他们都沉默闭口不言,心里有些纳闷。
他虽贵为天子,但此刻在这群臣面前却好似局外人般。当初的父皇,是怎么在不上朝的那些年岁中,还能牢牢掌握住朝堂的呢?
而且,天女这样直接地说出内阁的争斗,还真是让人有些下不来台。
他们不是不知道内阁的情况,但真的这样直白地点出来,也是让他们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虽然这次的直播人物是张次辅,但显然现在的焦点聚集在徐首辅身上。
——让他们知道后面徐首辅在内阁之争中输了,这真的好吗?而且,这里面,张次辅又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还有,后面高大人又会起复吗?那他们是不是也应该做出选择?那张次辅呢?他以后也会是首辅,在天女口中更是多有赞誉,他们也该选择他吗?
还是说,他们什么都不应该、或不用、不能选?以及,陛下又是什么意见?
诸多问题盘桓在他们的心头。
一时之间,殿内暗潮涌动,众人心思各异。
而天女这次直播的主人公张居正,反而是最为淡定的那个。
就在这压抑的氛围之中,玉不识的声音再次响起。
【关于北部的边防,主要还是俺答骑兵来犯——
1570年,即隆庆四年,鞑靼首领俺答汗进攻大同,计划称帝。而在张居正的一系列谋划之下,俺答表示以后不再侵犯大同,并决定请求封贡、互市,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