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供职。
——他的理想和抱负在苦闷思索中渐已成熟,而在政治的风浪中,他模仿老师徐阶内抱不群,外欲浑迹,相机而动。
嘉靖四十三年,居正进宫右春坊右渝德兼国子监司业,徐阶举荐他为裕王朱载垕的侍讲侍读。而在裕邸期间,张居正同时也任国子监司业,从而掌握了很多将来可能进入官场的人,这也为张居正打开了人脉。
嘉靖四十五年,高拱下台后,张居正掌翰林院事。
隆庆元年,张居正以裕王旧臣的身份,擢为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进入内阁,参与朝政。同年四月,又改任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他终于走上了曾经他为自己规划的道路上。】
天幕一旁的拓展资料对着玉不识的讲解也在不断地更新,正好给了观看的人更多的获取信息的途径。
同时,他们听着天女对张居正的介绍,议论更是不见得有少去。
以及,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所以,张居正在天女这里评价这么高,也是因为他的眼里有百姓?”
似乎这几次介绍下来,玉不识好评的,一般是对王朝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及是真切为百姓做好事、实事的。
像是李斯,他对秦朝,就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些经他一手规划的制度,一直延续到如今。
还有霍光,哪怕历史上的风评不好,但也不影响他确实为汉王朝的延续出了一份力。
以及诸葛亮,百姓对他念念不忘,不就是曾经承受过他的好意和善意?当然,他的文治一直很不错。
甚至刚刚介绍完的范仲淹,他想要的庆历新政,一是为了宋朝的革新,另一个,也是为了百姓和天下的安定。
那么现在的张居正呢?看起来,他想要做的,或许不是很多人想要的,但对于百姓,是好的吧?
他们看着张居正回到朝廷后,正式开始向上爬,他们想起了前面玉不识对张居正的下过的定义——“权力是实现理想的工具”,或许正是他的理想并不那么容易实现,所以他才想要掌握那么多、那么大的权力,想要掌握权力到一切都能任他发挥。
内阁首辅,而且还是实权首辅,或许就是他的目标。
那么,他的理想是什么?
玉不识的介绍中也透露了几分——他看见了百姓的苦难——“田赋不均,贫民失业,民苦于兼并。”
田赋不均,土地兼并。他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吗?他可真是敢想,也真是敢做啊!
难道他们不知道这些病症吗?不,他们是知道的,只是他们没有这个勇气去做改变这些,因为他们也是其中的一员。
一个王朝到了中晚期,这些矛盾愈发突出,从秦朝开始的农民起义,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一口饭吃?那么为什么他们之前吃不起饭了?
这是很难回答的一个问题,因为他们也是加害者。只是他们谁都没有、也不能说出来。
“民苦于兼并”,他真的能够改变这一切?
这是很多人关注的重点。
甚至对于张居正的升迁,也都没有那么好奇了。
嬴政也是久久凝视着张居正写下的那句话。
最终的一切,还是要落到黔首身上吗?
之前他有心对比现在和后世的官制优劣,但看到后面,他反而陷入了对张居正的“理想”的思考之中。
为国为民……
嬴政看了眼脸上含笑、声音清脆婉转的天女,她想要告诉他们,究竟是什么?
【皇位更迭,时间来到了隆庆一朝,而张居正也进入了臣子权力的顶端——内阁。
当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