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阿牛立刻拿出渔贸手册,翻到“北徐对接流程”页。
“咱们有民生贸易署,周大人会帮忙联系,你们只管把鱼收好,保准不亏!”
时念坐在角落,看着台上从容讲解的陈阿牛、台下专注听讲的渔民,又望向正厅里父母的灵位,嘴角不自觉上扬。
苏家旧宅没有荒废,反而成了守护民生的港湾;
原主父母的冤屈得以昭雪,他们护民的精神也以另一种方式传承。
这或许就是对苏家最好的告慰。
李睿走到她身边:
“婉娘当年总说,苏家的人从不是为了自己的富贵,而是为了泉州的百姓。”
“现在你做到了。”
时念点头,目光扫过讲堂里的蓝星书籍、渔民手中的渔贸手册,还有窗外天井里盛放的刺桐花。
海风拂过,叶片轻轻晃动,像是苏家所有人的温柔回应。
春末的怡红院被槐花香裹得格外温柔,檐角红灯笼换了新的“民生安”纹样。
戏台旁木架上,阿福新做的“十二国贸易模型”引着孩童们围看。
每个微缩人偶都鲜活生动,正是这一年民生成果的缩影。
吴婶望着院里来来往往的人,忍不住跟身边的婴宁感慨:
“这日子真是一年比一年好。”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