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忙筹备文盛素材,探泉州垄断黑幕(2 / 3)

sp;“我没事的,吴婶。”

    乔章林将从翰林院带来的档册在案上展开(经过批准了,先前是偷的,这次是光明正大拿的)。

    “盛京寒门入学率,试点前仅一成,试点后接近四成。”

    “泉州粮价调控,从二十五文一斤降至十二文一斤。”

    每一组数据后面都标着详细的时间、调研范围。

    “这些都是我昨日熬夜从翰林院旧档里整理的,每一组数据都能对应上怡红院推动的民生实事。”

    乔章林指着“永州书坊”那页:

    “去年永州书院因推广蓝星文化、关注民生,入学的寒门学子比往年多了三成,这是南齐开国以来最实在的文脉振兴,必须写进文化册里!”

    这些数据不是冰冷的数字,是百姓日子变好的证明,也是蓝星文化能立足南齐的根基。

    “数据要标清楚年份、州府和具体调研方式,让各国使臣一看就知道真实可信。”

    时念叮嘱道,“咱们不仅要展示成果,还要让他们看到这些成果是怎么来的。”

    正说着,素心和乔娘子从戏台区过来。

    素心把一张抄好的曲谱递过来:

    “念姐,《故乡的云》改编好了!”

    “请永州来的老艺人谱了民歌调子,您听听看合不合适?”

    时念接过曲谱,只见娟秀的字迹旁还标着“用永州山歌调,节奏放缓,显温婉”的注解。

    素心特意避开了过于激昂的调子,既保留蓝星旋律的思乡温情,又融入南齐本土的鲜活气息,正好应对了之前担心的“文化割裂”问题。

    “弹一段听听?”时念笑着提议。

    素心坐在窗边的软凳上,指尖轻轻拨动琵琶弦。

    清泠温婉的调子刚起,就见浅醉从外面跑进来。

    她的手里攥着张画得满满的模型草图:

    “念姐!你看民生议事区的模型草图!”

    琵琶声里,众人围着草图讨论得热烈,吴婶在旁笑着补充细节:

    “推车的轮子得用木轮,我那辆旧推车就是木轮的,推起来咯吱咯吱响,百姓一听就知道是送汤的来了!”

    书坊的热闹还没散,院外忽然传来一阵沉稳的脚步声。

    侯府的管家提着个黑漆木盒走进来,对着时念躬身行礼:

&nb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