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落榜又如何?嗯?”
时念打断他,语气却没有半分嫌弃,反而带着点通透的豁达。
“蓝星的故事里,还有个叫蒲松龄的读书人,考了一辈子都没中举,可他没钻牛角尖。”
“他走街串巷听故事,把那些狐鬼花妖的传说写下来,最后撰写出一本《聊斋志异》,以供后人阅读。”
“若有人去问,谁还记得当年那些中举的官老爷?”
“可蓝星的故事里,人人都知道《聊斋》,知道蒲松龄。”
她顿了顿,拿起筷子夹了块酱牛肉放在他碗里,红肉裹着酱汁,看着就有食欲。
“你才多大?不过二十的年纪,正是该闯、该试的时候。”
“就算再考十年,也才三十,怕什么?”
王思哲的肩膀猛地一颤,像被什么东西狠狠撞了下,眼眶慢慢红了。
“我知道你觉得丢人,觉得对不起村里的老秀才,对不起盼着你衣锦还乡的爹娘。”
时念的声音软了些,“可你静下心想想,那些中举的,就真的比你强吗?”
“我不否认中举那些学子们都很厉害,但是……那里面有一大部分人,他们的起点都比你高。”
“因为,他们生下来就有良师指导,就有银子买书和笔墨纸砚,所以他们能中举,有运气,有家世,有你没有的捷径。”
“可你不一样,你没有。”
“你能做的,已经都做到了,不过是差了最后的运气。”
她举起自己的酒碗,递到他面前:“可你也有他们没有的东西。”
“你在云河村种过地,知道粒粒皆辛苦不是纸上的文字;”
“你走了数百里路来盛京,知道寒门学子凑盘缠的难;”
“你写的‘云河村月’,字字都带着生活的温度。”
“而这些,都是你的养料,来日会滋养你成为更加茂盛的参天大树。”
王思哲的眼泪终于忍不住,像断了线的珠子,砸在酒碗里,漾开一圈圈细碎的涟漪。
他想起老秀才曾跟他说“读书不是为了做官,是为了明事理、辨是非”;
想起时念两文钱一页卖给她的蓝星诗选;
想起自己在怡红院书角写下“云河村月照归人”时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