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秀才们面面相觑,先前紧绷的脸色渐渐缓和。
最终有大半人都留了下来,要了《木兰辞》的抄本,连告别时的拱手,都多了几分真心。
辩论会散场时,夕阳正斜斜地淌下来,金红的光漫过怡红院的匾额,把“怡红院”三个字染得暖融融的。
左香伊拽着关念慈的手:
“明日我就去绸缎庄裁布,做件新旗袍穿去演武场!让那些说女子不能舞剑的人瞧瞧!”
关念慈眼里闪着光:
“嘻嘻,我要让浅醉姐姐帮我绣!就绣木兰从军的纹样,绣上她跨马持剑的模样!”
*
怡红院的辩论会像长了翅膀,扑棱棱飞出春螺巷。
一夜之间,传遍了盛京的街头巷尾。
皇宫御书房里。
南齐帝捏着那份从街头得来的《木兰辞》抄本,指腹在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那句上反复摩挲。
他嘴角噙着点若有若无的笑意,眼底兴味颇浓。
太监总管垂首侍立,听着帝王低笑出声:
“这时念,倒会借题发挥,一首《木兰辞》,把满盛京的道理都讲完了。”
还拿南齐律法说事,说的就像这律法专为她而写的一般。
案上还摆着龙卫的密报,上面写着:
怡红院姑娘穿旗袍逛书店、听评书,引得盛京女子纷纷效仿。
南齐帝忽然抬眼,对连福说:“把朕那件织金龙袍取来。”
一盏茶后,他对着铜镜比划了两下,厚重的龙袍裹着身子,倒显得笨重。
帝王忽然想起时念穿的旗袍,利落又显身姿,不由得笑道:
“传旨,赏怡红院云锦十匹,就说……朕也觉得这旗袍样式不错,让时念把旗袍的样子送进宫里来,给后宫的娘娘们瞧瞧。”
梁王府。
湖风卷着荷叶的清香,拂过许澜沧指间的羊脂玉扳指。
沧九正捧着《木兰辞》,轻声读给自家王爷听:“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许澜沧指尖捻着玉扳指,低声吟完这两句,忽然低笑出声。
“这等气魄的诗词,怪不得那些老学究会如此溃不成军。”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