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所以,我们在修学净土法门,严格来说是两个跑道:第一个、大乘的跑道,走在前面;第二个、净土的跑道。我认为净土的跑道只能当收尾,前半段是大乘的善根。净土,要建立在大乘的善根之上来谈净土。很多人把净土宗远离了圣道,另外谈净土,就不对了。它是大乘的不共,它是一个特别法门。你不可以说前面十层楼都不要,我只要上面的空中花园。我要提醒所有净土宗的人,净土法门是:
“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
十方诸佛菩萨的出世,有些人摄受三乘的、有些人摄受五乘,释迦牟尼佛他开出五乘法门。但是阿弥陀佛只摄受一种人:大乘善根人。你念佛只是为了得到快乐,不可能往生的,你到天上去就够了。你发心不正,不能为了离苦得乐而念佛、为了成佛、成就无上的菩提而念佛。
净土宗应该是两种顺从:第一个、顺从真如,成就大乘善根;第二个、顺从本愿,成就弥陀的感应。“内顺真如、外顺弥陀”,内顺真如是基本功,应该先有大乘的善根,才有可能谈到皈依净土的善根。净土叫做什么?导归净土,它是后半段的收尾。
那有人就说,五逆十恶的往生是怎么回事?这特例。你看看祖师讲,一个人一生造恶,临终的时候罪业现前,提起佛号马上正念分明,这种人是特殊的个案。多生多劫大乘善根,他只是一时糊涂。你是那种个案吗?我们最好把自己观想成正常人,按照正常的途径。我们佛法以常法来修学,不要以个案。就是老老实实的,先建立大乘的善根,最后再以净土的善根做一个收尾,导归净土。我们这一系列的课程也是这个态度,先有大乘的善根,才有净土的善根。先顺从真如,再来谈顺从弥陀,是这个态度。
好,那这个问题很多,到底要不要回答?其实我是讲得很清楚了,我觉得这个问题是不需要回答了,你把我录像带听一遍该懂了。就是我上课都讲过了,当然它是这样,修行的时候,我一个原则上回答好了。
你刚开始事情不要太多,因为从一个攀缘心要把心收回来,这个不容易。因为违背你的习惯性,所以,你刚开始要事情少一点,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比方说义德寺,这好地方;在这个地方,你可以专心地修学佛法。你慢慢把心收一收,从外因缘把它收到内因缘来,你要先把内心的大殿建立起来。很多人急着去盖外在的大殿,不对,你要把心中的佛像,内心的大殿先建立起来。
你先不要谈历练,历事炼心先不谈;先静中把你的安住力、调伏力、引导力,完全是观想,靠智慧观想。你用道理的观想,如理思惟把内心的安住力、调伏力、引导力建立起来;然后这三种善根建立起来以后,你用你的善根、用愿力,来引导你的菩萨道,不要用攀缘心。用愿力是怎么样呢?就是随缘。
“随缘尽份、尽份随缘”。
所以,菩萨道不能强求,你强求就是攀缘。攀缘就是牵涉到业力,你就落入业力这一块了,临终就有问题。菩萨道不能强求。“修行尽份、度众随缘”,这个就是愿力。你刚开始先建立菩萨道的愿力跟观照力,这是三种善根。然后历练的时候,你还是要根据愿力。先把你内心的功德建立起来,然后称性起修,是从你的性德发出修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