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度翩翩、举世无双的青年站起身,对着刘晔笑了笑说道:“刘尚书,必须要这么做的原因有四,尚书且听我一一道来。
第一,殿下的威势已成,已经不需要和任何人妥协,做了便是做了,想做而已,其他人要怪就只能怪自己为什么要挡了殿下的路。
第二。
右军自整编以来一直在打攻城战。
中原的其他人要么畏惧殿下军威不敢外出交战,要么根本就没有交战的机会便已经败了。
我们一直以来都在打攻城战,可我们不可能一辈子都在打攻城战,这次是个机会。
夫余人只知道我们强,却不知道我们到底有多强,很有可能会和我们野战。
第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户部已经开始准备了,我们不可能让户部白忙活,让殿下白白谋划。
第四,我认为直接让夫余使团回去做带路党反而是错的,真正要做的正是先激出夫余人的愤怒,随后使团再回去宣扬加入我们的好处。
这样一来夫余必然会生内乱,夫余国王会为我们先削弱一次自己的实力,之后他会将最为坚定的反对者集结在一起方便我们一次性解决干净。
刘尚书,仇恨是一种情绪,但同样也是一种力量。
当夫余人开始互相仇视,仇恨就会让他们想要彻底杀死对方。
那时才是我们最好的机会。”
郭嘉的言论让刘晔很是惊讶,这些东西他也想到了,但或许是跟随王弋一起经历过从头创业的艰辛,他不敢像郭嘉这样下达如此激进而又果断的决定,依旧想着以稳为主,尽量保证以最小的代价得到最大的成果。
一时间刘晔觉得自己过于保守了,多年的磨砺竟然让他在不知不觉间失了锐气。
可刘晔真的只失了锐气吗?
荀攸却不这么看,他的眼神在两人之间游走了一遍,就断定了这次两人的交锋刘晔输了个干干净净。
事实证明刘晔的眼光真的不如郭嘉,刘晔只看到了夫余,而郭嘉却看到了全局。
时间,时间很重要。
王弋现在缺少的就是时间,对北方一众小国必须快刀斩乱麻,绝不能拖沓好几年,毕竟中原的情况瞬息万变,王弋的重点还是在中原。
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