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刑统》公正裁决。
真实的好处,如同涓涓细流,逐渐滋润了干涸的土地和人心。
百姓们发现,新的官府似乎真的不一样,它不像过去的辽国贵族只知征敛,也不像想象中的征服者那般凶恶。
它修路铺桥,治病救人,甚至教他们的孩子读书识字,给他们一条看得见的、能够向上攀升的路径。
惶惶不安的目光,逐渐变得安定,继而充满了感激与希望,集市上的笑语多了起来,宋人的工匠开始受邀为契丹人修缮帐篷、打造器具,契丹的牧民也将新鲜的奶食分享给邻里宋人农户。
一种基于共同利益和逐渐产生的信任的新秩序,开始取代旧日的隔阂。
通婚,成了融合最自然而深刻的标志。
一开始,或许只是胆大的宋人男子爱上了美丽的契丹姑娘,或是某个契丹青年娶了善良的汉家女,随着时间推移,这样的结合越来越多,婚礼上,既有汉家的红盖头,也有契丹的绕帐礼。
羊肉与饺子摆在同一张案几上,胡琴与琵琶共奏一曲太平乐。
民族的界限,在柴米油盐,烟火人间的日子里,悄然模糊...融化...
数年之后,春闱再开,贡院之外,来自北地的士子身影明显增多,他们不再像第一批先驱者那般忐忑窘迫,而是与其他中原士子一样,自信地交流着经义文章。
他们的策论中,少了些为故土同胞疾呼的悲情,多了些如何让大宋江山更加富强的务实思考。
而在武学之中,亦不乏身材魁梧、弓马娴熟的契丹青年。
他们仰慕大宋的强盛与文明,更感念朝廷的仁政给了他们家族安定的生活。
他们苦读兵书、演练阵法,心中所求,已非为部落谋私,而是渴望有朝一日能披上宋军战袍,建功立业,为这个他们已然认同并归属的强大帝国,鞠躬尽瘁、开疆拓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