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成都茶馆(2 / 7)

商贾人生 思铭 5137 字 4天前

是沃野千里,所以称得天府之国。

    巴蜀人显然是得到上苍万分眷念的子民,无需过多的劳作,便能得到比其他地方更多的收获。正是因为这富足,所以茶馆悠闲、自得的景象,才能在这片土地上蓬勃的发展下来。

    在汉口时,东家他们许多时候聚在酒肆、青楼,也是搀夹着谈买卖的与人交际,很难想像让他们漫无目的安然闲坐几个时辰。文定实在是有些羡慕他们的悠闲,不必为生活而四处忙碌,不用为世间起伏的转变而费心操劳。

    文定也暂且将自己当作他们其中的一员,忘乎繁忙的生活步骤,融入他们悠闲的午间。

    说书人正说的是三国关公战长沙,说到和黄忠久战不下使出拖刀计:“关公在前面败,黄忠在后边追,直追到两匹马嘴尾相连,黄忠举起刀来往下就落。关公不用回头,瞧着地上影儿就知道刀来了,在这时踹右边的马镫,马向右一跨,后边的马还直着向前跑,这刀就落空了,可是关公的马就圈回来了,大刀一落整在黄忠的脖子上,故此这叫拖刀计。什么事儿也是寸劲儿,就在这时,黄忠的马打了个前失,黄忠从马上掉下来了,大刀也撒手了,仰面朝天。”

    下面的听众是一阵叫好,欢声雷动。蜀汉虎踞巴蜀数十载,关二爷的威望是最响亮的,也是巴蜀百姓最为敬重的。这时门口传来的一声“好”,响彻整座茶馆,引得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的望向门口处。

    文定见到那人也是眼熟的很,便是船到重庆府那日,在朝天门自愿为他讲解重庆府十七座城门的那人,身后依旧是跟着三、四个跟班。

    他似乎在这茶馆里有许多熟人,走进来时便引起一阵骚动,有人喊着:“坤哥的茶钱,我这里会了。”

    “我会,我会,难得坤哥回成都,这茶钱我会了。”

    “哪个说的哟,都莫争,我会了。”好几个人为此还争了起来,此起彼伏的,完全和刚才为评书的那阵叫好声有的比。

    喊茶钱的人越多,显得来人的面子就越大。那个坤哥是面带微笑,由堂倌牵引进来,一路走过都拱手答谢,口称:“挨过,挨过。”而他身后的几个跟班也是连带着长了不少面子,神气活现的向周围的茶客见礼。

    堂倌将他们引到文定附近的位子坐下,很是恭敬的询问了他们几位要的茶水。

    坤哥还拉了拉他,让他弯下身,在其耳边低声吩咐了几句,堂倌则是连连点头。

    待堂倌离开后,坤哥才将注意力又投向说书台,这时那位五十多岁的说书人也站了起来,向这边说道:“坤哥是我们成都闯出去的一条好汉,难得坤哥回成都,我陈老头在此说场关二爷过五关,斩六将,为他接风。”下面的茶客们纷纷鼓动起来。

    那坤哥也起身向四周拱手谢道:“多谢各位乡亲抬爱,北坤我打小就是在大家的帮衬下才活下来的,出去这几年劳烦大家惦记了。”转又向高台上说评书的陈老头道:“陈况师傅的书我是打小爱听,出去这几年便是时常怀念,你们说,那重庆府怎么就找不着像陈师傅这么精湛的说书人呢?”

    台下的听众也是深有同感,猛夸陈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