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锡进股市赚钱了,以前嘲笑他的人如今不说话了。这一现象耐人寻味。我们当时没有嘲笑老胡,现在也无意去嘲笑那些嘲笑他的人。然而,这背后反映的市场情绪和投资哲理,却值得我们思考。
图片
01|周期性的市场情绪
这一现象生动展示了市场情绪的周期性。股市是情绪的放大器,将投资者的心理波动无限放大。
市场处于低谷的时候,也是投资者情绪普遍悲观的时候。市场越是低迷,悲观情绪越是弥漫,以至于任何看多的行为都会被视为异类。这正是当初老胡入市时遭遇嘲笑的根源。
坦白讲,老胡的有些行为我们也不太认同。他的优势在于对大势的判断和政策解读上,但对股市运行规律的理解却显得浅显,且显然缺乏成熟的交易系统。
然而,他的幸运之处在于选择了3000点这一相对低位入市,这也是我们当初判断他长期来看大概率能赚钱的关键所在。但是如果他乱操作,追涨杀跌,即使3000点入场,也难逃亏损的命运。
与下跌时相反,当市场攀至高位时,投资者情绪往往也随之高涨,市场越是上涨,乐观情绪越是沸腾。普通投资者的情绪与市场走势总是背道而驰,这种循环往复的模式,在市场中反复上演。
02|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摩根士丹利近期的一个报告敏锐地指出,理论上存在6~7万亿人民币的超额定期存款可供重配,但要想资金大规模流入股市,仍然需要依赖市场持续上涨和基本面改善。
这句话说的太好了!只是很多人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