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徐行良久,忽见危崖之下,隐现一个山洞。
从不欠心中起了顾虑,恐或有诈,乃示意静月先行。
静月会意,他提着灯笼,踏入洞中。
但见其内豁然开朗,穹窿如盖,高可及丈。
石壁之上,八盏烛灯依次排布,像是刚刚更换不久。
洞中央有石台一方,其上有茶具陶碗,木勺杂陈,虽无雕龙画凤,然质朴可观,颇为实用。
更见石台之上,棋盘隐现,乃是用指头在石头上雕刻,经年累月摩挲而成。
石台之侧有个一个石床,四角如削,床面平滑如镜。
床上厚铺着干草,其上又盖着数张兽皮。
床畔不远,放着一座炭炉,洞内温暖如春,实在是休憩的佳所。
静月转身对从不欠说:“此乃峨眉历代掌门闭关修身之地,庵中有弟子常来洒扫,里面绝无蛇鼠虫蚁。
今夜施主可安住在此,至于剑谱,施主可暂交于我,明日我即派人依样镌刻于石壁之上。”
从不欠道:“毋须如此烦琐。”
说着,他轻轻展开宝卷,真气如潺潺溪流,自丹田而出,循着手太阴经脉缓缓游走。
他神色一凛,屏气凝神,周身气息内敛,继而,他猛然力,纵身一跃,稳稳落在一处石壁之前。
立于壁前,从不欠凝视石壁片刻,而后缓缓抬起拇指,轻轻按压在壁面之上。
刹那间,只见其拇指所触之处,石屑纷飞,不出一时三刻,一篇经文已然镌刻于石壁之上。
静月见从不欠如此功力,她面露钦佩之色,说道:“当年我师祖静尘于此处闭关修持多年。
闲暇之时,常在此处钻研棋术,师祖以指刻石,第一下仅入三分,第二下又入三分,直至第三下方成。
今日见施主的内力,竟能一指而力透岩壁,较之我的师祖,施主的指力,实乃高明得多。”
从不欠道:“我看静尘未必是指力不够,此三下之刻,乃代表‘三生有幸’。
师祖此举,实乃告诫后人,举头三尺有神明,冥冥之中自有因果循环之理。
人处世间,当存敬畏之心,信因果之报,切不可肆意妄为,妄作恶事。”
静月大笑起来,说道:“没想到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