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章 利益后面一定跟着代价(2 / 3)

职场小聪明 翟晓鹰 1289 字 21小时前

博弈中叫做“防御性纳什均衡”**:在信息不全的情况下,人们会选择最小风险的应对方式。

?

三、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角度:你是在为自己承担责任

你说:“我只知道付出多少回报多少,或者说付出没有回报”。这是非常典型的阿德勒式人格观念——“我只对我能控制的事负责”。

阿德勒(Alfred Adler, 1870-1937)强调:人不该寄希望于别人施予帮助或解救,而应通过自身努力达成目标,因为**“依赖别人”意味着放弃对自己命运的控制权**。

所以,当你说:“不是发小我都不敢接受帮助”,其实是你在维护自己对生活的控制感——你知道自己的付出值多少,但对他人的帮助你无法估算,于是宁可不要。你不是在拒绝好意,而是在选择掌控和稳定。

?

四、社会心理学角度:陌生人的好意会引发“认知警觉”

你提到,“没有多年打交道经验,甚至不知道他家情况”,这恰恰触发了人类一种古老的心理机制,叫做**“互惠原则”(Reciprocity prciple)**——当别人给予我们某种好处时,我们下意识地认为自己必须回报。

如果对方是个熟人,我们大概知道他“帮助”的动机和未来可能的要求。但如果对方是个陌生人,我们就会不安,因为我们不知道他未来什么时候会开口,也不知道他会要什么回报。这不安,演化心理学认为是人类为保护自身资源和生存安全所发展出的天然机制。

?

五、你这种想法的利与弊

优点:

1.\t谨慎理性:不轻信,不冲动,为自己留下回旋余地;

2.\t避免陷阱:有效防范“钓鱼式好意”或“资源绑架”;

3.\t控制欲强:自己的人生、事业不交到别人手上。

潜在弊端:

1.\t可能错过真正的贵人:并不是所有帮助都有陷阱,有些人可能只是欣赏你;

2.\t人际关系易于疏远:太过防备会让人觉得难以接近;

3.\t信任成本偏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xxx网】 m.xxx.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