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五期、六期工厂扩建(2 / 4)

/p>

甚至比永乐年间,靠着“海上丝绸之路”满世界跑去做生意,还要富有。

郑和下西洋,只是富了皇帝一个人。

而天市坊的创办,整个朝廷每个人的收入都随之增长。

这就是两者的天差地别。

不能说孰优孰劣,对于官吏个人,他们更希望在景泰帝手下工作。

“天市坊”惊人的吸金能力,彻底打破这个时代商贾的认知。

不想被优胜劣汰,只能去模仿经营模式。

可是,“天市坊”的几大阁在民间的声望很大,哪怕你们的答卷抄得再漂亮,老百姓也不会多看一眼。

仅用了三年,就将天下人的购物习惯彻底扭转。

购买衣服就去天衣阁,看书买书就去天书阁,品尝美味佳肴就去天味阁,看剧听戏就去天音阁,亲子娱乐就去天欢阁。

无论你是贫苦农夫,还是富庶士绅,只要来“天市坊”,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

随着客户人流增多,在早朝上,朱祁钰经常收到大臣纳谏,申请扩建“天市坊”。

朱祁钰想都没想,直接驳回,在他的规划之下,现有占地面积足够维持十年运转。

这群大臣整天想着扩建,无非就是以为面积大了,买的商品越多,他们的分红也会水涨船高。

倒是各大工厂,迫切需要扩建。

工部尚书石璞向户部尚书钱远鹤申请拨款一千万两,增建五期、六期工厂。

这一次,没有大臣出言反对。

甚至有人开口建议,让石璞的格局放大一点,直接申请拨款三千万两,多建几个工厂。

石璞无语的瞪了那人一眼,你以为我不想吗?

可这个扩建计划,是君父制定的,我只不过是代君发言。

如今,大明主要有制衣厂、炼钢厂、制纸厂、以及正在建设的车船厂。

一期工厂在永平府,二期工厂在顺天府,三期工厂在应天府,四期工厂在永州府。

五期和六期工厂,朱祁钰打算将其放置在汉中府和重庆府。

工厂虽然不在天子的眼皮底下,但是,朝廷的每一处工厂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