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在大明,读书很贵的(2 / 4)

饮要走亲民路线。

朱祁钰有一个大胆的想法,他想打造一个高级商圈!

于是将目光放在那群读书人的身上。

“全体注意,朕要开始收割韭菜了!”

......

读书人为什么会能成为“韭菜”?

事实上,在明朝,读书的成本非常高。

【第一阶段】蒙童(小学)阶段,前往私塾学习,每年的学费要2-5两银子;

书籍:《三字经》《千字文》等启蒙书,每本约 0.1-0.3两银子(手抄本更便宜);

文具:普通毛笔 0.05两\/支,松烟墨 0.1两\/锭,竹纸 0.02两\/张。

蒙童阶段要读几年?全看你的天赋和努力,有的人在私塾混了10年,还是一个蒙童。

也许有人会说,明朝不是有官办免费学校吗?

洪武年间确实有大力推广社学,但实际覆盖人群十分有限,不是你想进就能进的。

【第二阶段】当你成功脱离蒙童阶段,恭喜你,进入备考阶段。

由于明朝科举都是八股文,你要买书吧?

基础必考科目:四书五经,每本1-3两银子,要买9本。

除了四书五经之外,《资治通鉴纲目》也是必考的。

《洪武正韵》(官方韵书,诗赋题参考),《性理大全》(永乐朝颁布的理学纲要)你也要背。

【第三阶段】当你寒窗苦读多年,胸有成竹想要去科举证明自己。

中举并非易事,你必须闯过三大试:县试\/府试→乡试(省城)→会试(京师)。

参加科举,要缴纳报名费0.2-0.5两银子,你还要廪生作保,保金不限,另计。

赴考县试\/府试的路费,如果你在本地,那没事了,万一在别的县城,至少需要1-3两银子(包含食宿)。

参加乡试,需要前往省城,如江南考生赶赴应天府(南京)。

这段路程的花销,根据你的出发地来计算,平均10-20两银子,如果你在偏远地区,至少要30-50两银子。

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