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参与这样的大事,几人都感到激动不已。
隐隐觉得这是种荣耀。
反正学校是封闭的,他们肯定不会乱说,大明强大,对他们也有好处。
如今的日子,靠的就是大明军队所向无敌。
天津的造船厂。
如果从头开始造福船,光是让木头晾干,就得一两年时间。
虽然大明的无敌舰队已经毁了,但造船所需的材料还很充足。
靠着运河,木材源源不断地通过漕运送到造船厂,工人们将它们切割分解,变成一艘艘福船的零件。
天津的造船厂和其他地方不同,这里驻扎着重兵。
正统八年,朱祁镇命令工部侍郎焦宏负责制造一百二十艘下番海船,郭琰担任八府总提调官,几个月就建好了。
但后来延平的贼寇两万多人叛乱,河道被堵,已经造好的海船无法出海。
之后福建各地又起事,下西洋的计划也被搁置,那些造好的海船也被趁乱烧掉了。
这也是为什么朱祁钰对那些能一次造几十艘海船的造船厂不放心的原因。
这些地方距离京城太远,很多时候皇帝知道事情已经晚了。
工匠们用锤子敲打着船身,把各种木板拼接固定在合适的位置。
整艘船的骨架非常庞大,这种试验型的福船和以前的福船有些不同。
以前的福船主要是容量大、适合装载,稳定性好、抗风能力强,吃水深适合远航,但现在作为主力战舰,福船的重点转向了炮战。
为了这个目的,牺牲了一些装载空间,强化了船体各个部分,并且对底部做了分隔设计,这样能更好地承受炮火攻击。
没错,即使大明的火炮天下无敌,但福船的改进也是考虑到自己可能被炮击的情况。
船厂到处都有士兵拿着长枪站岗,不是为了监督工匠,而是防止可能发生的民变。
天津这个地方很热闹,聚集了各地的人,什么事儿都可能发生。
范广抬头看着眼前这艘巨大的船,各个部位都更方便安装炮口,他已经能想象自己乘着这艘福船在大海中航行的画面了。
如果加快建造一艘福船,三个月就能完成;正常的话大概需要六个月。
目前船厂的产能还没完全发挥出来,等试验船下水验证之后,这种战舰就会像煮饺子一样,一艘接一艘地造出来。
天津并不是一座大城,从直沽渡口发展成天津,也不过是朱棣用一年时间建起了一座周长九里,高宽各二丈四尺的城墙围起来的小城。
林北加入京城商会后,被安排在城外的店铺工作,正如他所说,从伙计做起。
各种各样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
有钱的商人在这里比在京城还要挥霍,就连打火机也供不应求。
林北是第一次接触这些,京城的店员是女人,而天津的则是男人,这也让他对天津的治安有些担心。
作为京城商会开的杂货铺,这里只收铜钱和银元。
不用担心客人没有银元,毕竟人们会想办法换到的,更何况进来的大多是有钱人,根本不用愁这个问题。
“欢迎光临。”
每次有人进来,林北都会这样喊一声,然后就让顾客自己挑选东西。
这种新鲜的卖法,加上实用又多样的商品,每个进来的人都会买点东西走。
林北也真正体会到京城商会的实力,准确地说,是当今皇帝的能力。
历代皇帝圈地建皇庄、青楼,甚至……就是为了赚钱。
但朱祁钰不一样,他知道这些东西虽然来钱